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心多用≠最強大腦

養生之道網導讀:

左手畫圓右手畫方, 一心多用看起來很厲害, 但你知道一心多用其實潛藏著危險嗎?

看過金庸小說《神雕俠侶》的人, 都會為“老頑童”周伯通的左右互博之術所驚歎, 左手畫圓右手畫方是許多人不能完成的任務。 可在現代社會, 人們卻可以看著電視、玩著手機、聊著閑天;還有很多人不得不一邊回復郵件, 一邊與同事討論工作方案, 還要時不時接聽各種來電。 這樣一心多用的現象已經司空見慣, 甚至有人認為這是能力強、腦子好使的表現。 然而, 神經生物學博士告訴你:一心多用並不是什麼好習慣,

它會從頭到腳傷害你。

其實, 大自然賦予了人類一心多用的能力。 美國多學科聯合研究發現, 兒童可以同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兩三件事情上, 成年人可以同時把注意力集中在4~6種事情上, 即便剛學步的周歲嬰兒也可以一邊學說話, 一邊拍著手。 而且, 能輕鬆完成“一心兩用”訓練的孩子, 注意力集中時間更長, 大腦反應更快, 身體動作更協調, 也更富創造性。 然而, 過度一心多用會讓人覺得力不從心。 比如手機上設各種備忘錄、鬧鐘做提醒, 卻還是忘記重要事項;明明話到嘴邊或記得有事要做, 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其實, 大量科學研究已經發現, 經常一心多用的人, 不僅飽受記憶力下降的苦惱, 而且容易煩躁不安、社交能力變差,

還可能罹患胃病和心血管病。

1.辦事效率降低。

人的大腦潛力無限, 有很強的學習和適應能力, 但同時進行多項任務, 特別是在任務性質不同的情況下, 大腦就會受到極大的壓力, 導致每件事都做得很慢, 工作效率顯著降低。

神經影像學研究發現, 大腦額葉前部皮層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但它只是在迅速調節兩件事先後處理的順序, 同時做多件事情, 會導致額葉前部皮層忙不過來, 進而“罷工”。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神經學家厄爾?米勒研究證實, 我們實際上只能集中精力做一兩件事。 大腦在處理太多不同工作時, 只會做無用功, 並會透支腦力。 英國倫敦大學精神病學研究所發現, 使用電子媒體進行多工操作,

會導致比吸食大麻和一夜未眠更嚴重的智力下降。

2.增加老癡風險。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發現, 一心多用會影響長期記憶的能力, 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症)或早期失智的風險。

記憶的形成依靠神經元之間相接的突觸傳遞訊息。 一個記憶只有贏得記憶蛋白質, 才能長期留在大腦裡。 當多項工作同時進行時, 會讓記憶之間競爭更激烈, 反而沒有記憶“勝出”。

3.心理健康受損。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行為科學家艾倫?基恩博士認為, 經常一心多用的人, 大腦內應激激素的水準長期升高, 會使人更易衝動、好鬥, 甚至引發躁狂症, 還會增加心血管病的風險。

美國神經科學家加雷?斯默警告說, 性格形成階段的青少年長期一心多用,

會情商變低, 不愛說話, 社交能力變差, 還可能出現學習障礙。

4.影響胃腸健康。

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發現, 有些一心多用對胃腸等軀體健康影響很大。 由於說話和呼吸由一個腦區控制, 因此, 邊走路邊說話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神經信號傳輸中斷, 腹部肌肉活動減弱, 影響脊柱功能;吃飯時想事或看書、看電視, 會導致大量血液供應腦部, 直接影響胃腸道的血液供應, 長此以往會導致胃病。

此外, 一心多用還會增加“壓力激素”皮質醇的釋放, 讓全身都受影響。

怎樣改變一心多用的現狀?不妨試試以下幾招:

首先, 有意識地制止自己。 比如在寫郵件時別看短信、看書的時候把電視關上、吃飯的時候別說話等。

其次, 保證足夠的睡眠,

能幫助我們消化和鞏固白天獲得的資訊, 並能緩解焦慮。 以色列海法大學的研究發現, 午休一個半小時的人, 比不午休的人更能記住上午學習的新東西。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