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寒露節氣養生四要點 早餐應吃溫食注意防感冒

1、飲食

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 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 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 既可補脾胃, 又能養肺潤腸, 可防治咽幹口燥等症。 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

早餐應吃溫食, 最好喝熱藥粥, 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 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 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2、運動

晨跑、暮跑、散步、打拳等運動若在冷處進行, 也是一種耐寒鍛煉, 還可結合空氣浴做深呼吸運動。

寒冷使血管收縮, 運動發熱又使其舒張, 這樣可有效地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從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 並延年益壽。

運動至身體微微出汗即可, 此時不要脫衣摘帽, 以免在寒風中感冒。 可在運動前穿著略薄一些, 這樣可避免運動時大量出汗而導致著涼。

注意:寒露腳不露

過了寒露, 天氣由涼轉寒, 入夜後更是寒氣襲人。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 ”這就是告誡人們應注意天氣變化, 特別要注重保暖, 及時增減衣服, 以防寒邪入侵。 兩腳離心臟最遠, 血液供應較少, 又因為腳部的脂肪層較薄, 特別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 專家提醒, 腳部受涼, 特別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 導致人抵抗力下降。

呼吸道對冷空氣刺激極為敏感, 驟然降溫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 病邪就會乘虛而入。 輕則引起外感咳嗽, 重則可使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發作。

寒露過後, 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衣服鞋襪外, 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 用熱水泡腳既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還能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