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視頻 簡析和氏耍拳論要求有哪些

和氏太極拳以耍拳文明, 耍拳成為了和氏太極拳的特點。 小編今天就與您分享一下和氏太極拳耍拳有哪些方法, 太極拳教程中如何講解描述。 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視頻學習一下和氏耍拳論。

和氏耍拳論

一、 “耍拳”理論體系

和氏耍拳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在這理論的指引下, 已出了很多名師前輩。

其在《耍拳論》所講:“太極拳用功之為耍拳, 是吾和式太極拳獨特之處。 它取法老子自然之道, 以柔克剛之理論。 ”充分體現和兆元心境悠遠、匠心獨運, 同時也大為豐富了太極拳論。

一個“耍”字, 將孩童玩耍時輕鬆活潑、自然之態展現眼前:走架招勢輕靈圓活,

神意活潑順遂, 呼吸自然順暢, 不尚拙力, 追求內意。 一個簡單的“耍”字, 極為生動、精闢、準確、凝練。

耍拳從表面意義上看, 多為根據自己內心的而出拳, 耍拳是建立在扎實的太極基本功之上。

“耍拳”理論是和兆元在符合人體結構, 尚天道、崇自然;順乎中醫、易理;利於心法、意念修煉基礎上, 根據自己多年經驗所提出的一套科學、完備的太極拳修煉方法。

它可以使人們順利從“著熟”進入“懂勁”, 進而達到“神明”階段, 逐步隨心所欲, 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 該體系包含和兆元、和慶喜、和學信、和士英等宗師在這方面的論著。

二、 “耍拳”公式

和兆元進一步為我們闡述了“耍拳”的公式, 即:以柔中求剛為目的,

輕靈自然為原則, 中正平圓為用功方法。

慢中求柔的含義

太極拳的練習注重的是慢, 在慢中要求柔, 太極拳也正是因為慢柔所以受到很多老年人的歡迎。

柔, 松柔、純柔, 柔經絡, 松關節, 因此初習和式太極拳必須由慢入手, 明白松柔之含義。

輕靈自然為何?輕, 極輕。 極輕則極靈, 用力則僵, 用氣則滯。 修煉和式太極拳需注重身法輕靈, 要像三尺羅衣掛於無影樹上, 在風中蕩飄飄般的輕靈自然。

中正平圓:練功走架時身法要像太極圖中子午線那樣中正, 上自百會、下至會陰形成一條直線, 運動時以手平衡姿勢運轉, 前後左右皆以中心線為界, 不得超越。 步以走圓, 身以行圓, 一舉一動, 皆以圓為宗, 由淺入深, 不可急於求成。

三、“耍拳”要領與原則

和兆元提出“耍拳”理論的一個多世紀以來, 一代代和氏宗師不斷豐富和完善“耍拳”理論體系, 指導著我們在太極拳修煉道路上前進。

1、“耍拳”需講規矩、明“尺寸”、分層次

“耍拳”固然要自然、隨意、輕柔圓活, 如果習拳之初就自然、隨意、輕柔圓活, 那麼就壞了!如此就像瞎漢行夜路一樣, 非但無益, 實則有害!因為自然、隨意、輕柔圓活、剛柔相濟是功成以後的表現, 學拳之初必須守規矩、懂“尺寸”、分層次。

和式太極拳又名“尺寸架”, 尺寸即規矩, 拳架對手、眼、身、法、步、三節、四梢等要求極為嚴格。 如對於肘的要求:沉肩墜肘, 合而為用, 肘向外翻起上抬俗稱賣肘, 為病。 肘關節主要活動範圍是曲伸運動, 肘曲則臂成圓弧形, 即弓形。

肘不可過曲, 過曲不圓;亦不可過直, 過直少夾;似曲非曲, 似直非直;肘關節曲伸自然, 伸則氣達手指, 曲則氣貫肘尖。 在技擊中肘要曲使, 有迎面肘、穿心肘、搬攔肘、七寸肘等。

肘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護肋, 沉肘伏肋, 肘要輕貼兩肋, 但不可過緊, 否則會影響手臂靈活運用。 行功走架拳架規矩、姿勢正確, 有利於提高行功效果, 使氣血、經絡陰陽平衡,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通過一段時間嚴格規範鍛煉, 從而達到明規矩、守規矩、脫規矩、自然而然卻又合乎法度, 上升到一定層次時可在老師指導下進入“耍拳”階段。

2、“耍拳”需先懂陰陽, 明神意

“易理”與“太極圖”的動與靜, 陰與陽轉化是和式太極拳創立的理論基礎。 練習時開合、起落、收放、屈伸、進退、功守,

變化多端, 妙趣無窮!

手、眼、身、法、步一動皆有陰陽, 陰陽已生, 剛柔即現, 陽剛與陰柔相互對立而又相互統一, 相互依存、制約、轉化, 是互根關係。 拳法柔中有剛, 剛中有柔, 陰不離陽, 陽不離陰, 孤陽不生, 孤陰不存。

行工走架從純虛或純實發展為虛實結合, 推手、打拳則陰陽相濟, 運用自如, 可應對一切外來攻擊。 即“端莊舒展、悠閒自然、立身中正、支撐八面、曉陰明陽、似輪走圓, 柔勁似女、堅硬如鋼、剛柔相濟、百骸渾然、順纏逆封、如環無端。 ”

和式太極拳每一著勢都是身體各部陰陽互相變易的運動, 遵循陰陽變化規律, 獲得動態平衡。 練拳時做到這種動態平衡, 則背絲扣俱備。

在內表現為氣血暢通, 精神充沛, 在外表現為動作協調, 周身一家,處處分清陰陽,懂得陰陽變化規律是太極拳懂勁的基礎。運用陰陽無窮變化作為制人方法,使拳藝奧妙無窮!

太極拳“內勁”是在一定功夫基礎上在意念的導動下,動作連貫纏綿,似輪走圓,反復輾轉,屈伸開合,自然交替形成的彈簧勁。因此練太極者,要求自始至終保持思想集中,動作規矩嫺熟後,將意念轉到對勁力的想像上來。

練拳之始按外形要求站好,保持心中一無所思,一無所有,達到恬淡虛無靜若止水之境界,朦朦朧朧,穆穆惶惶如混沌無極之狀況。

周身一家,處處分清陰陽,懂得陰陽變化規律是太極拳懂勁的基礎。運用陰陽無窮變化作為制人方法,使拳藝奧妙無窮!

太極拳“內勁”是在一定功夫基礎上在意念的導動下,動作連貫纏綿,似輪走圓,反復輾轉,屈伸開合,自然交替形成的彈簧勁。因此練太極者,要求自始至終保持思想集中,動作規矩嫺熟後,將意念轉到對勁力的想像上來。

練拳之始按外形要求站好,保持心中一無所思,一無所有,達到恬淡虛無靜若止水之境界,朦朦朧朧,穆穆惶惶如混沌無極之狀況。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