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腹瀉別禁食
2012-09-29
11
食品醫藥網CNFDA消息:每年11至12月是秋冬季腹瀉發病的最高峰,
以6個月至5歲兒童多見。
臨床發現很多家長對腹瀉患兒存在著盲目禁食的誤區,
盲目禁食能導致患兒脫水,
危及患兒生命。
在此提醒家長:冬季腹瀉患兒不能禁食,
應及時補充營養,
預防脫水。
80%以上的冬季腹瀉由輪狀病毒引起。
當嬰幼兒受到輪狀病毒感染後,
經過1~3天的潛伏期便開始發病。
早期症狀是嘔吐,
發熱多在38℃~39℃之間,
繼而出現腹瀉,
每天大便約10次左右,
大便可呈水樣或蛋花湯樣。
由於患兒大量失水,
可很快發生脫水現象,
出現精神委靡、面色灰白、眼窩下陷、皮膚捏起後不能立即展平、尿少等症狀,
若不及時糾正可導致死亡。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一旦發現孩子有腹瀉症狀,
應儘早就醫。
切不要自行給患兒服用抗菌藥物,
否則可能加重病情。
預防秋冬季腹瀉除保持孩子餐具清潔、洗手使用流動水源外,
還應讓孩子不吃或少吃生冷食物,
避免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
目前多提倡家庭口服補液法預防腹瀉患兒脫水,
有效率可達96%以上。
具體做法米湯500毫升+白糖10克+細鹽1.75克(約一個啤酒瓶蓋的一半),
煮2~3分鐘。
做成口服補液,
從開始腹瀉時就飲用。
小於兩歲每次腹瀉後可補充50~100毫升,
每天的攝入量不少於500毫升;大於兩歲者,
儘量多飲,
以預防脫水。
病情較重伴脫水者應到醫院及時就診。
患兒營養改善後,
可逐步恢復飲食,
進食必須由少到多,
由稀到濃,
切不可操之過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