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足療保健按摩 可治關節炎

編者按:現代人休閒娛樂時, 總喜歡去足療館給自己做個足底按摩什麼的, 這個也是足療保健當中最簡單的一種按摩法了。 那麼, 你知道, 足底按摩它的其他功效嗎?一起來看看吧。

1.脾臟

位於左腳底約一半偏上方與第四趾相交處, 用手觸摸時有一顆肉凸起的感覺是脾臟反射區。 按摩時找到凸出的肉球後由上往下按。

2.胸部淋巴腺

是淋巴腺總開關, 位於雙腳腳背大拇趾與食趾之間凹陷處。 按摩方向是由外側往腳後跟方向推。 淋巴腺中的淋巴液在人體中負責血管與血管連系, 也能在腸內吸脂肪和運送脂肪的工作,

淋巴球更能吞噬細菌, 增強抵抗力。

3.下身淋巴腺

位雙腳腳背外側, 踝關節上方, 用手觸摸時有一凹陷的感覺。 按摩時要從內側往外側斜向按摩。 按摩下身淋巴腺對肚臍以下所有臟器發炎都有消炎作用, 及抵抗肚臍以下細菌對臟器的傷害。

足療指南及按摩後出現的反應

一、注意事項:

1、吃飯、洗澡之後30分鐘及空腹, 均不宜進行足部按摩。

2、老年人骨質疏鬆、關節僵硬, 12歲兒童按摩時不可用力過大。

3、按摩後30分鐘內, 要飲用300-500毫升水, 以幫助排泄毒素。

4、被按摩的雙腳要注意保暖, 做後要及時著襪、著鞋, 避免冷風直吹著涼。

5、重出血的病人, 不宜做足部按摩。

二、按摩後可能出現的反映:

1、排尿量增加, 小便變黃、帶有臭味,

有的還會出現絮狀物質。

2、身體分泌物增加, 如出汗量增加, 鼻腔、咽喉、氣管分泌物增多, 婦女白帶增多, 有時伴有色、味的變化。

3、發熱。

4、腰背酸痛, 沉重僵硬感, 多因按摩後未能及時喝水。

5、睡眠時間延長、疲倦感。

6、操作後唾液分泌減少, 口內乾澀, 多喝水即可改善。

出現這些症狀,都是按摩後,機體代謝增強,身體內部環境得以調整、改善, 排泄出廢物,增加機體免疫力的表現, 經過幾次按摩治療, 這些症狀就會消失。

總結:綜上所述, 足療按摩可以治療關節炎, 做好自我加強保護, 再加上按摩, 關節炎肯定是會有所緩解的。 另外, 改注意的也要注意哦, 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