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很多人都吃得多但動得少, 對飲食不重視, 導致身體出現問題。 今天就給大家提個醒, 春節期間要注意少做什麼, 多注意什麼。
●春節期間七少七多
提醒1:少葷多素
春節膳食要少吃葷菜, 多吃豆製品、蔬菜等素菜。 吃進含蛋白質量較高的葷菜, 往往會引起上火、便秘, 感覺疲勞倦怠、胃腸脹氣, 引發高血脂、冠心病、腦血栓等疾病。
綠葉蔬菜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可保護肝臟;多吃豆製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提醒2:少油多清
春節要少吃油脂多吃清爽的食品, 不引人注意的是核桃、杏仁、開心果、腰果、花生、芝麻、葵花籽、多種瓜子等乾果,
油脂過高, 會形成代謝紊亂, 消化道及呼吸系統等疾病。 建議可選擇一些用蒸、煮、燉等方法烹調的菜肴, 避免煎炸食品。
提醒3:少鹽多淡
春節期間人的食物攝入總量增加, 有的人喜歡鹽水鴨、鹽水鵝、鹹雞、火腿、鹹肉、鹹蟹、鹹筍等, 雙重導致人體中鹽量增加。
但鈉含量高的食品吃得過多, 會增加心臟負擔, 使血壓升高, 引發心血管疾病。 所以鄧老中醫建議春節期間做菜要少放鹽、做淡一點。
提醒4:少冷多熱
春節期間天氣仍然寒冷, 有人喜歡涼菜、冷盤等。 冷食傷脾胃, 飲料又是冷的, 會使體內部分系統出現攣縮、血流不順等。
提醒5:少酒多茶
酒精會對胃壁形成刺激,
提醒6:少糖多苦
春節要減少吃糖, 增加吃一些苦味的食物, 例如苦瓜、苦菜、苦蕎、銀杏、大蒜、蓮子芯、杏仁、茶葉、咖啡等。 苦味食品平衡陰陽, 從而能保證心臟運行, 帶動血液和氧氣輸送到機體各個器官和部位。
提醒7:少吃多動
春節期間, 現代都市人都是電話、短訊拜年, 坐著看電視, 開車坐車, 平時勞動量小, 又加上假期連續數日不上班, 起居不規律運動少, 不少人還利用春節補充睡眠, 活動更少, 所以建議春節要少吃、多活動、運動、走動。
●飲食需要有所節制, 運動也是一樣
適可而止不搞“疲勞戰術”。
●還要注意哪些事情?
小酌怡情勿豪飲傷身。 小酌可以怡情, 尤其是適度飲用一些葡萄酒, 能夠開胃健脾、促進血液迴圈, 對健康有益。
但是飲酒過量, 易導致酒精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同時酒精對胃腸粘膜和肝臟都會造成傷害, 因此, 飲酒要適量, 不空腹喝酒, 飲酒前喝杯牛奶, 可減少酒精對胃腸道的刺激, 解酒可以選擇多喝白開水、糖水, 或梨汁、甘蔗汁、白蘿蔔汁。 尤其要注意的是, 酒不與茶同飲, 服用抗生素時不要飲酒。
衛生安全勿大意, 食材選擇莫獵奇。
春節期間, 要保證每天攝入的食物總量六成左右是蔬菜和水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