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是一年四季最為炎熱的時候, 你們知道大暑是什麼意思嗎?生活中大家對於二十四節氣又瞭解多少呢, 夏季養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其實大暑養生也要分人群的哦, 不是所有人的保健方法都是一樣的!那麼陽虛體質的人大暑養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趕緊來看看吧!
大暑節氣陽虛體質的養生方法
大暑節氣是全年溫度最高的時候, 天氣火熱, 地氣陰濕, 加之午後的雷陣雨, 濕熱最易克傷脾胃, 脾濕重、胃陰涼。 所以此時尤其要注意保護脾胃, 避暑祛濕、心靜清涼。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陽虛體質大暑飲食小貼士
適宜:蔥、薑、蒜、茴香、糯米、高粱、牛肚、烏雞、蝦、豬腰子、塔菜、毛豆。
“大暑小暑, 有米懶煮”, 三伏天裡, 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體重減輕、精神不好等症狀尤為普遍, 多由脾胃受涼引起(過食冷飲、涼菜, 腹部著涼)。 此時飲食宜清淡溫熱, 可適量吃些蔥、薑、蒜、茴香等辛味佐料, 振奮陽氣, 健脾去寒濕。 一些暖胃健脾的食物也可以多吃, 如山藥、糯米、高粱、牛肚、牛肉、豬肚、大棗、白扁豆、香菇等。
此時不僅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北方、華南等地雷陣雨頻繁, 環境悶熱又潮濕, 不妨在飲食中加紅豆、泥鰍、黃花菜、鯽魚等祛濕。 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伏旱, 高溫少雨, 宜多喝湯粥, 吃些不苦寒且清熱的食物, 如塔菜、冬瓜、毛豆、黃豆芽等。
少吃:冷飲、寒涼、煎烤、甜食、雞蛋黃、肥肉、魚子。
為保證冬病夏治的順利進行, 務必要少吃冷飲, 寒涼、煎烤之物, 少吃甜食、雞蛋黃、肥肉、魚子等, 以免生濕助濕。 梁代醫家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指出: “不渴強飲則胃脹,
忌吃:韭菜、羊肉、雁肉、羊血、動物肝臟、豬心。
《千金方》曰:“勿食韭, 令人目昏。 勿食羊肉, 勿食野鴨鶩鳥, 勿食雁, 勿食茱萸, 傷人神氣。 勿食脾, 乃是季月, 土旺在脾故也, 俱宜戒之。 ”《雲笈七簽》曰:“勿食羊血, 傷人神魂, 少志健忘。 ”《千金方》曰:“四季之月土旺時, 勿食生葵菜, 令人飲食不化, 發宿病。 ”《遵生八箋》“四季月勿食肝。 ”《金匱要略》“夏三月不可食豬心, 恐死氣犯我靈台耳。 ”
陽虛體質大暑運動小貼士:運動避寒濕, 自然有氧為好。
酷熱的時候, 游泳是人們想到的最舒服的運動, 但陽虛體質不太適合游泳, 易感受寒濕之氣。 如果實在想體驗水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