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間韌帶是連接兩個棘突之間的腱性組織, 由三層纖維組成, 其纖維之間交叉排列, 易產生磨損。 這兩種韌帶主要是對脊柱扭轉起保護作用, 防止脊柱的過度前屈, 往往同時發生損傷。 由於腰5~骶1處無棘上韌帶, 且處於活動腰椎和固定的骶椎之間, 受力最大, 故此處棘間韌帶損傷機會也最大。
中醫認為本病屬於腰痛範圍, 它的發生發展主要有內、外兩個方面原因造成, 內因主要是腎氣不足, 不能溫煦和滋養腰府, 外因主要是感受風寒濕邪, 導致經氣不通, 阻滯於腰部, 或是因為跌僕損傷等原因, 導致腰部筋傷,
針刀定點:棘間韌帶壓痛點。
操作規程:患者俯臥治療床上, 脊柱微屈。 以患者自訴疼痛的棘突間隙處為治療點。 在治療點處做常規消毒後, 使針體與進針刀平面垂直, 刀口線和脊柱縱軸平行, 然後刺入1cm左右, 當刀下有堅韌感且患者訴有酸脹感時, 即為病變部位, 先縱行剝離1~2下, 再將針體傾斜和脊柱縱軸呈30°角.在上一椎骨棘突的下緣和下一椎骨棘突的上緣沿棘突矢狀面縱行剝離各2~3下, 然後出針, 按壓針刀孔1分鐘。
針刀術後, 給予手法治療, 採用手法按揉松解。 囑患者做腰部伸屈鍛煉。
操作間隔:每週一次, 直至疾病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