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營養飲食>正文

夏季吃魚講究“對症”

魚是日常餐桌上的“常客”, 其含有豐富蛋白質、礦物質、低脂肪等特點一直受到都市人的青睞。 但中醫認為, 凡是食物都有“溫熱寒涼”之分, 吃魚的時候同樣需要“對症”, 這樣才能吃出健康。

夏季健康吃魚貼士

夏季人容易燥熱, 在烹調方式上, 可以多選擇清蒸、燉湯等。 在食材選擇上, 不妨多吃甲魚、墨魚等寒性的魚, 有些脾胃虛寒的人怕涼, 烹調時加點蔥、薑、辣、蒜即可。 而屬溫性的魚, 則可以配一些寒性的食物吃, 少放辣椒, 比如做草魚、鯰魚時, 可以加點豆腐、白蘿蔔、竹筍、冬菇、冬瓜一起燉。 鱔魚則可以用白菜幫子一起炒,

最後加上點醋, 就能有效祛熱。

此外, 據調查顯示, 國人喜歡吃的10種魚分別是, 鰱魚、鯽魚、草魚、帶魚、鱸魚、三文魚、青花魚、黃花魚、金槍魚。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它們各自的營養價值和飲食宜忌。

鰱魚

中醫認為鰱魚性溫, 具有補中益氣、暖胃、潤澤肌膚等功效, 適用於脾胃虛寒體質、溏便、皮膚乾燥者。 現代營養學認為, 其含有豐富膠原蛋白, 既能健身, 又能美容, 是滋養肌膚的理想食品。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用;瘙癢性皮膚病、內熱、蕁麻疹、癬病者應忌食。

鯽魚

祖國醫學認為, 鯽魚性平味甘, 具有利尿消腫, 益氣健脾, 清熱解毒, 通脈下乳的功效。 鯽魚含蛋白質量較高, 每百克高達19.5克, 脂肪含量為1.1克, 另外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A、B1、B2、尼克酸等,

其中維生素A的含量在淡水魚中名列榜首。

草魚

中醫認為草魚味甘、性溫、無毒, 入肝、胃經, 具有暖胃和中、平降肝陽、祛風、治痹、截瘧、益腸明眼目之功效, 主治虛勞、風虛頭痛、肝陽上亢、高血壓、頭痛、久瘧。 現代營養學認為, 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對血液迴圈有利, 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其次草魚含有豐富的硒元素, 經常食用有抗衰老、養顏的功效, 而且對腫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而對於身體瘦弱、食欲不振的人來說, 草魚肉嫩而不膩, 可以開胃、滋補。

帶魚

中醫認為, 性溫、味甘、鹹;歸肝、脾經, 有補脾、益氣、暖胃、養肝、澤膚、補氣、養血、健美的作用。 帶魚的脂肪含量高於一般魚類, 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

這種脂肪酸的碳鏈較長, 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帶魚全身的鱗和銀白色油脂層中還含有一種抗癌成分6-硫代鳥嘌呤, 對輔助治療白血病、胃癌、淋巴腫瘤等有益;經常食用帶魚, 具有補益五臟的功效。

鱸魚

中醫認為鱸魚性平, 味甘。 具有健脾, 補氣, 益腎, 安胎等功效, 適宜貧血頭暈, 婦女妊娠水腫, 胎動不安之人食用。 鱸魚富含多種營養價值, 是淡水魚中含DHA量最高, 對於正在發育的青少年發育有很大好處。

三文魚

中醫理論認為, 其肉有補虛勞、健脾胃、暖胃和中的功能, 可治消瘦、水腫、消化不良等症。 現代營養學認為三文魚有降低血脂、防止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是腦部、視網膜及神經的生長所必不可少的物質, 同時還能有效地抵抗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青花魚

中醫認為青花魚性味甘平, 歸肝、脾二經, 具有滋補五臟作用, 主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肺癆虛損、神經衰弱。 而現代營養學認為, 與三文魚同屬於深海魚, 含有豐富的Ω-3脂肪酸, 特別是其中的DHA和EPA, 對養護心臟和大腦有非常好的作用, 並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黃花魚

中醫認為黃花魚性味甘平, 具有開胃益氣、消除脹氣等功效。 而現代營養學認為黃花魚營養豐富, 新鮮的魚肉中蛋白質以及鈣、磷、鐵、碘等無機鹽含量都很高, 而且魚肉組織柔軟, 易於消化吸收。 由於黃花魚的肉呈蒜瓣狀, 其中沒有碎刺, 最適合老人、兒童和久病體弱者食用。

金槍魚

金槍魚含有豐富的DHA、EPA、牛磺酸、鐵和維生素B12, 能減少血液中的脂肪含量,

降低血脂, 疏通血管, 有效地防止動脈硬化, 還有利於腦細胞的再生, 提高記憶力, 預防老年癡呆症, 並能預防貧血。 金槍魚的魚肉中脂肪酸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 所含氨基酸齊全, 人體所需8種氨基酸均有, 還含有維生素、豐富的鐵、鉀、鈣、碘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是現代人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金槍魚中含的DHA是魚中之最, 它是人類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必需的營養素;金槍魚還含有大量的EPA, 可抑制膽固醇增加和防止動脈硬化, 對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有著特殊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