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至前後防“三滯”

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節氣, 民諺說“不過夏至不熱”。 夏至之後夏天的“烤”驗才真正開始, 氣溫又上一個臺階, 很多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情況, 因此在這期間要做好精神上和生活的準備, 度過一個健康的夏天。

調息靜心防情滯

夏至之後大家的工作更加繁忙, 再加上這個時間段的天氣時而炎熱、時而悶熱、時而濕熱, 人的情緒也難免會受到影響, 因為濕度會影響人的神經系統, 尤其是悶熱和濕熱的環境導致神經系統不穩定, 因此人們在夏季很容易出現心煩躁怒、焦躁不安、情緒起伏大等情緒變化,

這時很容易就患上焦慮症, 讓不良情緒停滯, 影響工作和學習效率, 因此在夏季讓情緒穩定下來, 格外重要。

三國時期的著名養生家嵇康在其所著的《養生論》中對預防炎夏的“情滯”有自己精闢的見解, 他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 常如冰雪在心, 炎熱亦於吾心少減, 不可以熱為熱, 更生熱矣。 ”這段話的核心意思也就是現在我們常說的“心靜自然涼”。

夏季讓心靜下來可以試試練習中醫經典健身氣功六字訣。 六字訣是南北朝時期梁代養生家陶弘景正式提出的, 他在《養性延命錄》中說“凡行氣, 以鼻納氣, 以口吐氣, 微而引之名曰長息。 納氣有一, 吐氣有六。 納氣一者謂吸氣, 吐氣有六者謂吹、呼、唏、呵、噓、絲, 皆出氣也。 ”六字訣中的呵字決適宜夏季練習防治心病,

緩解焦躁情緒。 本功法對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 有一定療效。 練功時, 注意加添兩臂動作, 這是因心經與心包經之脈都由胸走手。 念呵字時, 兩臂隨吸氣抬起, 呼氣時兩臂由胸前向下按, 隨手勢之導引直入心經, 沿心經運行, 使中指與小指尖都有熱脹之感。 應注意念呵字之口型為口半張, 腮用力, 舌抵下齶, 舌邊頂齒。 亦要連作六次。

莫貪生冷防寒滯

夏至到來之後, 高溫之下冷水洗浴是很多中青年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 但夏季天氣炎熱, 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泄狀態, 因此, 寒氣極易侵入人體, 耗損陽氣。 主要症狀如手足發冷, 小腿轉筋, 雙目視物不清, 甚至誘發風寒感冒。 有的人雖然是熱水洗浴,

但是喜歡洗完之後進入空調間或者浴後吹電風扇, 這樣更容易導致寒邪傷陽, 留滯體內成為致病因素, 老人與孩子尤其需要預防。

夏季夜短, 老人兒童或者體質稍弱者, 夜間不易消化飲食, 尤其是生冷食物, 時逢夜間體育賽事, 一些人更是把冰鎮啤酒等飲料以及生冷飲食作為夜宵, 時間久了會導致寒邪凝滯, 出現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那麼, 如何不讓這些寒邪留滯體內呢?首先大家要注意儘量少吃生冷食物, 此外, 從中醫角度來說, 很多食品雖然感覺上溫度並不低, 但是按照中醫藥屬性的劃分, 多屬於寒涼之性, 如海鮮類。 在海鮮類產品中, 除魚、蝦、鮑魚等極少數屬於溫熱之性, 大部分均是寒涼的,

像螃蟹、蛤蜊、生蠔等。 所以, 像螃蟹類的海鮮, 一是不能吃太多, 二是吃的時候一定要蘸著薑汁食用才行, 用薑汁的溫熱制約它的寒涼之氣。 有的人一吃螃蟹, 就會出現胃痛, 原因就是螃蟹的寒涼之性, 損傷了胃陽。

中醫養生學重視“春夏養陽”, 夏至節氣是一年之中陽氣由盛轉衰的時候, 此時最需要養護陽氣, 以防寒邪留滯。 陽氣不足、怕冷、手腳冰涼的虛寒體質者, 在夏季最好進行“溫灸”療法, 比如艾灸, 從而保護陽氣、補中益氣、改善臟腑陽氣不足的狀況。 在夏季, 經常對穴位進行艾灸可以很好地起到保養陽氣的作用。 像足三裡、神闕穴等部位, 既好找, 治療起來也很有效, 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 脛骨前脊外側一橫指處;神闕穴,

即肚臍, 位於臍窩正中。 艾灸這些穴位可以直接溫養五臟六腑。 必要的時候可以到針灸科試試三伏貼, 辨證之後敷貼效果更好!

吃“苦”按摩防食滯

夏季雖然新陳代謝加快, 但是很多人會覺得胃口並不好, 因為悶熱和濕熱的天氣不利於人的腸胃蠕動, 如果飲食不節, 過食肥甘, 食滯不化, 更易傷脾胃, 久而久之會引起食滯的現象, 如何應對呢?夏至除了清淡飲食, 還可多吃性味偏苦的蔬菜, 如苦瓜、芹菜等。 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濕、清涼解暑、促進食欲等作用。 不過, 苦味食物又偏寒涼, 雖然能清熱瀉火, 但屬於清瀉類食物, 體質較虛弱者不宜食用, 否則會加重病情。

對於虛寒體質不適合吃“苦”的人如何預防食滯呢?大家可以試試按摩。 比如每天下午1~3點這個時間段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消化的效果最好。這是因為此時段小腸經經氣最旺,按揉肚子可以加速小腸吸收,能促進消化。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經常按摩肚腹,能協調脾胃,調和五臟六腑氣血運行,促進肚腹血液迴圈,有提神、補氣、添精等作用。具體的操作方法是:以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稍用力緩緩推摩腹部,至左下腹(結腸部)可稍稍加力。摩腹保健宜在晨起空腹或睡前操作,每次36圈,每天操作2次,以腹部溫熱、舒適感為佳;如治療食積、腹脹、便秘等,則不拘時間,次數和力量可適當加重,以腹部腸鳴、排氣排便為佳。

比如每天下午1~3點這個時間段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消化的效果最好。這是因為此時段小腸經經氣最旺,按揉肚子可以加速小腸吸收,能促進消化。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經常按摩肚腹,能協調脾胃,調和五臟六腑氣血運行,促進肚腹血液迴圈,有提神、補氣、添精等作用。具體的操作方法是:以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稍用力緩緩推摩腹部,至左下腹(結腸部)可稍稍加力。摩腹保健宜在晨起空腹或睡前操作,每次36圈,每天操作2次,以腹部溫熱、舒適感為佳;如治療食積、腹脹、便秘等,則不拘時間,次數和力量可適當加重,以腹部腸鳴、排氣排便為佳。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