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骨傷後如何康復訓練

骨折術後康復可以協調運動與固定之間的矛盾, 預防和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使其朝著有利於骨折癒合的方向發展, 康復治療常採用物理和作業療法及針灸推拿, 科學的運用物理療法可有效地促進水腫消退, 促進創面恢復, 減少肌肉萎縮的程度, 防止關節僵硬, 促進骨折癒合, 提高功能障礙後期的手術效果。

一、上肢骨折後的康復訓練

人類雙手極其靈巧, 上肢的其他結構都是手部活動的輔助裝置, 肩、肘、腕以及手部各關節的複雜連接, 各肌群的力量、靈敏與高度協調, 以及整個上肢的長度, 都是為了使雙手得以充分發揮其功能。

因此, 上肢骨折後功能康復的主要目標是恢復上肢關節的活動範圍, 增強肌力, 維持和恢復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從而恢復日常生活能力與工作能力。

二、下肢骨折後的康復訓練

負重和行走是下肢的兩個主要功能, 下肢骨折後康復方案的制定也必然圍繞這兩個重點來設計和實施。 骨折穩定性的重建和骨折的癒合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肌肉力量的恢復則是功能正常發揮的保證。 不少病人在骨折良好癒合、關節活動度良好恢復的情況下, 仍然會出現行走或步態的異常, 原因就在於肌力未能有效恢復。 因此, 肌肉力量訓練是下肢骨折後康復的重頭戲。

下肢骨折後的康復可以分為早、中、晚期的康復訓練

早期主要為足趾、踝關節和髖關節的主動活動, 以及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練習。 術後第3天開始, 疼痛反應減輕即可開始關節活動度訓練。 關節的連續被動活動及理療可以減少術後關節粘連, 在第二階段康復中, 主要內容仍是不負重前提下的活動度訓練和肌力練習。 第三階段進行負重情況下的活動度訓練與肌力練習, 並增加步行和平衡能力訓練。

在下肢康復訓練中要針對膝關節僵硬進行康復治療。 典型的膝部損傷會使膝關節成負重屈曲, 膝關節內側和後側的軟組織被異常後推, 這種體位又可以引起膝關節中後部肌腱、肌肉和韌帶被異常扭轉, 並出現膝後膕旁筋膜變短及股內側肌力減弱,

這種軟組織的移位元和扭轉會使關節受力異常, 導致關節的潛在退化和受力異常, 膝關節有時表現為膝關節反張。 康復訓練通過肌肉力量技術恢復肌纖維的正常螺旋和軟組織纖維的正常平行排列和大量肌纖維(筋膜)彼此滑動能力和肌肉間肌力平衡, 重建膝關節的穩定性。

三、周圍神經損傷恢復期的康復治療

急行期炎症水腫消退後即進入恢復期。 此期康復重點為促進神經再生, 保持肌肉力量, 增強肌肉肌力和促進感覺功能的恢復。 治療包括運動治療、針灸理療、作業治療。

運動治療根據患者損傷神經支配肌肉的殘存肌力制定出肌力訓練方案, 循序漸進地恢復肌肉力量, 針灸理療電刺激可以使矢神經肌肉收縮,

延緩萎縮的發生:肌肉收縮能改善血液迴圈, 減輕水腫或失水的發生, 抑制肌肉纖維化, 給以適當的電刺激後, 可以加快神經功能恢復的速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