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肝湯具有養血柔肝、健脾益氣、疏肝理氣解鬱之功效。 用以治療肝鬱血虛、脾不健運之證。 臨床應用是非常廣泛的, 可用於多系統的疾病治療。
滋補湯集益肺、養心、健脾、和肝、補腎于一方, 所用之藥看似平常, 實則配伍嚴謹、立法有度, 其專為虛證而設。
方和謙教授善用"和法"治病療疾, 總結多年臨床經驗, 提出了"和為扶正、解為散邪"的精闢見解, 其獨創的"和肝湯"是治療肝鬱血虛、脾不健運的代表方劑。 與此同時, 他還以補氣血重在補脾、滋陰陽重在益腎為原則, 自擬"滋補湯", 作為補虛扶正的基本方劑。
1.和肝湯
【組成】當歸10克, 白芍10克, 黨參10克, 柴胡10克, 茯苓12克, 香附10克, 白術10克, 蘇梗6克, 大棗4枚, 薄荷(後下)5克, 炙甘草6克, 生薑3片。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和肝湯"是方老積多年臨床經驗, 師《傷寒論》小柴胡湯和解之法所擬的方子。 本方的應用範圍極廣, 方老曾用於治療肝膽系統疾病、脾胃系統疾病、心臟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 均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 當然, 這些病的病機必須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肝血不足、肝氣不柔、肝氣鬱滯、疏泄不利、脾不健運、水濕內停或筋脈失養、經絡阻滯不暢, 除此無效。
2.滋補湯
【組成】黨參9克, 白術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5克, 熟地黃9克, 白芍9克, 當歸9克, 官桂5克, 陳皮9克, 木香5克, 大棗4枚。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在《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篇》補法九方的基礎上,
中醫認為肝"在志為怒", 所以七情中的"怒"與肝的關係最為密切。 大怒傷肝, 可導致肝的疏泄失常, 而出現心煩易怒、面紅耳赤, 甚至吐血、不省人事等症狀。 調節情志, 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緒, 使自己保持好心情則有利於養肝。
現在, 生活壓力使很多人都沒有好心情, 其實你可以找個時間去附近的公園轉轉, 那裡有花有草有樹, 視野也開闊, 環境優美, 空氣清新, 對身心健康有益。 滿目的綠色會給人帶來舒暢的好心情, 對肝臟的養護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