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人們會覺得炎熱難耐、心煩意亂、不思飲食、渾身倦怠。 從四時季節上來看, 夏天天氣炎熱, 雨水較多, 濕熱薰蒸之下, 人體脾胃的運化功能極易受到影響, 從而導致胃口不佳、食欲下降、困倦乏力, 同時天熱又使人睡不好覺, 心情煩躁, 也影響脾胃功能。 所以說夏季更應該重視調養脾胃, 祛暑祛濕。 那麼, 夏季吃什麼最能補脾養脾呢?
補脾食物:糯米
性溫, 味甘, 有補脾益氣的作用, 脾虛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唐·孫思邈說:“糯米, 脾病宜食, 益氣止泄。 ”所謂脾病, 乃指脾虛為病之義。 《本經逢原》說得好:“糯米, 益氣補脾肺,
補脾食物:紅薯
俗稱甘薯、山芋。 性平, 味甘, 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 《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 益氣力, 禦風寒, 益顏色。 ”《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 暖胃, 肥五臟”。 脾虛之人, 可用番薯當主糧, 常食之。

補脾食物:薏苡仁
俗稱苡仁米、六谷米。 有補脾健胃的作用。 明·李時珍說它“能健脾益胃”。 《本草經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記載。 脾虛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 相得益彰。
補脾食物:白扁豆
性平, 味甘, 能補脾胃虛弱。 《本草綱目》中說:“白扁豆其性溫平, 得乎中和, 脾之穀也。 止泄瀉, 暖脾胃。 ”《本草求真》還解釋道:“扁豆如何補脾?蓋脾喜甘, 扁豆得味之甘, 故能于脾而有益也。 ”《會約醫鏡》認為:扁豆“炒用健脾止瀉”。 對於脾虛嘔逆, 食少久泄、小兒脾虛疳積、婦女脾虛帶下者, 最宜食之。 或炒熟食用, 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 均有裨益。
補脾食物:牛肚
性平, 味甘, 也能補虛養脾胃。 歷代醫家多有論說。 《日用本草》就有“牛肚和中, 益脾胃”的記載。 《本草蒙筌》亦稱牛肚“健脾胃”。

補脾食物:牛肉
性平, 味甘, 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 《醫林纂要》中說得好:“牛肉味甘, 專補脾土, 脾胃者,
補脾食物:西國米
又稱西谷米, 西米。 白淨滑糯, 營養豐富。 性溫, 味甘, 能溫中補脾, 凡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 食之頗宜。 《柑園小識》記載:“西谷米健脾運胃, 久病虛乏者, 煮粥食最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