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辛透化濕解表法治療發熱

曹某某, 女, 55歲。 2012年2月10日初診。

患者平素體虛易患感冒, 一周前勞作後當風受寒, 自覺畏寒肢痛, 關節酸楚, 鼻塞頭痛, 自服感冒沖劑、複方大青葉、康泰克等藥物, 症狀未見減輕, 又出現陣陣汗出寒戰, 體倦乏力。 舌質淡, 苔薄白, 脈浮緩。 血、尿常規檢查未見異常。 依據症狀舌脈, 辨證為氣虛失固, 外邪乘虛而侵, 營衛失調。 治宜益氣固表, 散寒解表。 予辛透化濕東加減。

處方:黃芪30克, 炒白術15克, 防風15克, 紫蘇葉15克, 羌活15克, 荊芥15克, 柴胡15克, 黃芩15克, 太子參15克, 甘草10克。 4劑。 水煎服。 4小時服藥1次, 取微汗, 不愈再煎第2劑, 仍間隔4小時服1次。

2012年2月13日複診, 畏寒肢冷、關節酸楚、鼻塞頭痛、出汗寒戰明顯減輕, 體力漸增, 又予上方去柴胡、黃芩。 取藥4劑, 囑其每日1劑, 水煎分2次溫服。 三天后隨訪告愈。

普通感冒是臨床最常見的疾病, 雖說是一種小病, 但從發病到治療還是比較複雜的, 有些人稍微有點傷風受涼, 就服藥輸液一起使用, 結果使病情變得更加複雜。 因此, 劉啟廷教授認為, 對外感病治療的正確與否, 能反映一個醫生水準的高低。 以辛透化濕湯為基礎方, 針對不同的兼症, 應用相應的藥物。 在療程方面, 凡療程短者, 說明辨證用藥精確而合理。 另外還應本著邪去而正不傷的原則, 不能感冒雖除, 而人之正氣亦傷, 以致數天不能恢復。

中醫藥對普通感冒和時行感冒均有良好療效,

對已有流行趨勢或流行可能的地區、單位, 選用相應中藥進行預防和治療, 可以收到顯著的效果。 辛透化濕湯是劉啟廷在臨床中使用率較高、療效較佳的方劑, 加減治療普通感冒數千例, 臨床應用取效快, 療程短, 各年齡段患者服用均有效。 劉啟廷認為, 感冒始於風寒, 終於熱變, 故本著急病急治的原則, 治療從速從急進藥, 不可拖延。 服中藥要急病急治, 不能今天開方, 明天服藥, 必須儘早及時服藥, 必要時連續2~4小時服藥1次, 取微汗, 無汗不愈者再煎第2劑服, 使機體恢復, 病邪驅盡, 切不可取汗太過, 以圖汗出病癒。 本方劑已通過藥效學實驗, 有顯著的解熱、鎮痛、消炎、止咳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在調護與預防上,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 發熱期間少吃葷食,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多喝溫水, 增加機體代謝, 有利於感冒早期康復。 偶受風寒, 自覺感冒初期, 可以用連須蔥白、生薑煮水頻服, 取微汗, 感冒有時可不藥自愈。 並注意休息, 不要熬夜, 避免汗後受風。 平日要注意鍛煉身體, 合理安排戶外活動, 以適應環境和氣候的變化。 衣著要適宜, 隨氣候變化及時增減, 防止受涼或過熱。 控制和治療慢性疾患, 糾正營養不良, 提高免疫。 平時注意室內通風, 避免去人多擁擠及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 防止病原體入侵。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