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治慢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經驗

慢性胃炎為臨床常見病, 病檢提示胃黏膜內出現腸型上皮時稱為胃黏膜腸上皮化生。 其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胃痞、胃脹、胃痛、反酸、噯氣、嘈雜及納差等, 屬中醫“胃痞”“胃痛”“反酸”等範疇。

病因病機

《素問·痹論》雲:“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 ”本病與患者的飲食習慣亦有較大關係, 若飲食不節, 過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 邪熱傷胃, 刺激胃黏膜, 胃陰被劫, 造成損害。 李東垣在《脾胃論》雲:“胃中元氣盛, 則能食而不傷”, “若胃氣之本弱, 飲食自倍, ……諸病之所由生也。 ”加上慢性胃炎發展至腸上皮化生者一般病程較長, 久病必虛, 脾氣虛弱、運化失常、氣滯血澀、中焦失養,

亦可加重病情, 故脾胃虛弱是胃腑發病的內因。 所以本病多為本虛標實, 虛實夾雜。 病機為脾胃虛弱(胃黏膜的防禦機制不足)和胃陰不足(胃黏膜的分泌腺體受損)的基礎上, 合併瘀毒為患(外界致病因素的影響)。

治則治法

本病多從益氣健脾、滋養胃陰、活血化瘀、解毒散結論治。 根據其臨床經驗, 擬定基本方:太子參、青皮、陳皮、法半夏、茯神、甘草、砂仁、沉香、玄參、生地、麥冬、厚樸、枳實、丹參、浙貝母、白花蛇舌草、黃芪、雞內金。 治療時隨症加減, 口乾咽幹者加石斛、天花粉, 口苦反酸者加吳茱萸、玫瑰花, 舌苔厚有嘔惡感者加藿香、佩蘭, 胃痛明顯者加延胡索, 夜寐不安者加夜交藤、浮小麥, 舌淡苔薄者加白術,

伴有潰瘍者加仙鶴草, 大便幹結不暢者加熟大黃。

典型病例

柏某, 男, 56歲, 2013年10月13日初診。 患者訴胃脘不適數年, 近來發作明顯, 胃脘嘈雜脹滿, 梗阻感, 隱隱作痛, 大便幹結不暢, 2~3日一行。 胃鏡:十二指腸球部潰瘍(H2期), 糜爛性胃炎, Barrett食管待定。 病檢示慢性胃炎伴局灶腸化。 脈弦, 苔薄質絳。 診斷:胃脘痛;治法:理氣寬腸, 健脾養胃。 處方:仙鶴草15克, 青陳皮各15克, 法半夏15克, 茯苓20克, 甘草10克, 丹參15克, 砂仁15克, 沉香6克, 玄參20克, 麥冬15克, 生地15克, 太子參15克, 黃芪20克, 厚樸12克, 枳實15克, 浙貝母15克, 熟大黃6克, 7劑, 並囑患者適寒溫、調飲食, 無食辛燥、脹氣食物、白酒等。

二診:上症略有減輕, 患者受涼後胃脘偶有不適。 脈細, 苔薄黃。 治以理氣溫胃, 扶脾化濕。 處方:青陳皮各15克, 法半夏15克,

茯苓20克, 甘草10克, 黃芪20克, 浙貝母15克, 熟大黃8克, 山慈菇15克, 白花蛇舌草15克, 仙鶴草15克, 砂仁15克, 沉香6克, 紫草15克, 白術15克, 藿香10克, 佩蘭10克, 蘇葉12克, 澤瀉15克, 14劑。

三診:患者胃脘不適減輕, 大便幹結不暢, 2~3日一行, 脈弦, 苔薄質絳。 法以増水行舟, 理氣和胃。 處方:青陳皮各15克, 厚樸15克, 枳殼15克, 甘草10克, 澤瀉15克, 熟大黃10克, 蒼白術各15克, 白芍15克, 柴胡10克, 玄參20克, 麥冬15克, 生地15克, 砂仁15克, 沉香6克, 太子參15克, 7劑。

續以前法加減治療2月余, 患者諸症減輕, 大便通暢, 於2014年1月15日複查胃鏡:糜爛性胃炎, 病檢示黏膜輕度慢性炎症。 胃炎減輕, 潰瘍已愈, 胃黏膜腸上皮化生亦已逆轉。

按:縱觀整個治療過程, 為二陳湯、平胃散、丹參飲、香砂六君子湯、小承氣湯、增液湯等多個方劑的加減聯合運用。

胃為中土, 必有賴於氣之煦、血之濡才可功能正常。 葉天士雲:“陽明胃土得陰則安”, 故以增液湯養胃生津, 又雲:“納食主胃, 運化主脾, 太陰濕土, 得陽始運……以脾喜香燥。 ”方用二陳湯、平胃散理氣健脾燥濕, 黃芪益氣托毒斂瘡, 合太子參、白術健脾益氣, 培土資源, 使“正氣存內, 邪不可幹”;沉香、砂仁理氣化滯;益以藿佩化濕止嘔。 腸上皮化生有一定的致癌風險, 中藥浙貝母、山慈菇、白花蛇舌草、仙鶴草等對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具有抑制細胞癌變的功效, 加入方中, 以期逆轉胃黏膜腸上皮化生。 慢性胃炎遷延反復, 並導致胃黏膜腸上皮化生, 其必然有“毒”作祟, 將承氣東加入方中, 可寬腸理氣, 促使“毒”邪從大便而排。 上述方藥根據辨證用藥和辨病施治相結合的配伍原則而成,
故獲良效。 《黃帝內經·師傳》雲:“食飲者, 熱無灼灼, 寒無滄滄。 ”故強調患者注意飲食, 適寒溫, 對胃病調理甚為重要, 不可忽視。 (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