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養生意識的提高, 老年人為了防治骨質疏鬆, 都很注意補鈣。 但補鈣就是單純吃點鈣片或者營養食物嗎?老年人補鈣卻往往用錯方法, 老人該如何科學補鈣呢?
為什麼要補鈣?
瞭解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
隨著年齡的老化, 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被打破, 呈負平衡, 骨量逐漸減少了, 年紀大了, 人就會出現骨質疏鬆, 幾乎是百分之百無法逃避的事實。 骨質疏鬆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症狀是全身疼痛、變矮駝背以及容易骨折。 它是一種悄無聲息的流行病, 發展緩慢, 所以不太容易引起重視, 然而代價卻是昂貴的。
在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裡, 有些是無法避免的, 比如家族史(父母以前也有嚴重的骨質疏鬆)、性別(女性更多見, 尤其是絕經後)、種族、年齡(肯定是年紀越大骨質疏鬆越嚴重)等。 但很多其他已知的危險因素是可以避免的, 比如鈣攝入不足、運動量不足和抽煙、飲酒。
科學補鈣 不僅靠營養品
1、運動對於骨質疏鬆的改善
研究發現, 對於健身和運動後的老人, 可以檢測出雌/雄激素均有升高, 這些激素是維持骨量平衡的重要因素。 但需要注意的是, 大強度的運動反而會降低激素水準, 因此老人比較適合輕中度的運動。 經常的運動讓老人經常到戶外接觸陽光,
2、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
最安全有效的補鈣方式是在日常飲食中加強鈣的攝入量, 而且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 不會引起血鈣過量。
專家建議:老人每天堅持喝兩杯牛奶, 多吃乳製品、蝦皮、黃豆、青豆、豆腐、芝麻醬等含鈣豐富的食物。 其次, 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少喝咖啡和可樂, 不要吸煙, 這些都會造成骨量丟失。
3、補鈣更要補膠原蛋白
專家指出, 骨骼健康是指整個骨骼系統的健康, 包括骨、軟骨、關節、肌腱、韌帶等。 而單純補鈣只能促使成骨, 並不能保證整個骨骼系統的柔韌性、靈活性、防震性、抗張力及整體的協調性。 因此, 對於中老年人,
4、切忌過量高鈣攝入
過量的高鈣攝入, 對老年人有害。 研究發現, 高鈣補充可能導致腎結石、異位鈣化、動脈粥樣硬化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其改善的方法可以通過應用適量的維生素D3促進腸鈣的吸收或減少鈉鹽和蛋白質的攝入, 以降低鈣的流失而達到治療目的。 近年來, 多項研究均提出了高鈣補充將會導致骨質疏鬆, 髖部骨折的發生率明顯上升。 這應引起全社會尤其是我們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 臨床上聯合應用鈣劑和維生素D3時應注意血鈣的檢測, 這對提高臨床療效, 減少併發症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