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頸部辨病與自測

頸部, 俗稱脖子。 頸部在人體結構上超到連接腦部與軀幹的作用, 同時也起到支撐頭部並且運動頭部的作用, 並且氣管和食管等重要器官也從中而過。 針對到具體人來說, 脖子的長短粗細應和自己的身體外形比例合適, 相互諧調, 不僅美觀, 而且給人以健康的印象。 從疾病角度考慮, 脖子出現的一些異常, 不僅與脖子本身有關, 也能反映出某些疾病。 頸部的觀察方法主要有看和摸兩種, 應當在自然光線好, 充分暴露脖子的條件下進行。 下而向大家詳細介紹脖子辨病與自測的方法。

頸部的包塊辨病

頸部包塊多指由於淋巴結異常腫大, 伴有疼痛或不疼痛, 或一些異常的隆起而言。 在檢查時, 可用自己的手掌指肚而, 按照前、後、上、下的順序進行。 在摸到腫物時, 應注意其表而皮膚顏色、形狀、大小、軟硬、多少及是否有壓痛感。 這樣, 從你觸摸到的和感覺到的就能對它做出一個初步的認識, 以決定是否還要請醫生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因為頸部的皮下組織少而薄, 所以有子包塊, 很容易發現, 當你洗臉或洗澡時, 順便地摸一摸自己的頸部, 經常進行自檢, 一旦發現有異常出現, 便可達到早發現, 早診斷, 早治療的目的。

頸部姿勢與運動辨病

正常人坐位時應是頸部直立、伸屈、轉動自如。 它的姿勢與運動依賴於其中的七塊頸椎骨和周圍的肌肉與筋腱。

頸部的姿態異常以及運動受限, 往往與頸骨及肌肉筋腱關係密切。 如頭部不能自主抬起, 主要見於嚴重消耗性疾病的晚期、重症肌無力、脊髓前角細胞炎、進行性肌萎縮。 如頭部向一側偏斜稱為斜頸, 見於頸部肌肉外傷, 疤痕收縮, 先天性頸肌攣縮和斜頸。 先天性的斜頸者並不少見, 主要由於歪的一側胸鎖乳突肌短而造成。 頸部運動受限並伴有疼痛, 多為軟組織炎症、扭傷、肥大性脊椎炎、頸椎結核或腫瘤。 還有一種生活中常見的頸部活動受限, 俗稱“落枕”, 多因睡姿不當而致, 按摩的效果最為顯著。

頸部僵硬而疼痛, 多為感受風寒所致, 在感冒受涼後多有這種體會。 還有一種頸部筆直而且抵抗力很強,

從腦後搬動往往脖子不能打彎, 這是腦膜刺激證, 見於各種腦膜炎, 蛛網膜下腔出血等, 病情多危重。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