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蛔蟲病的防治

一、治療

1、驅蟲治療

甲苯咪唑是治療蛔蟲病的首選藥物之一, 為廣譜驅蟲藥, 能殺滅蛔蟲、蟯蟲、鉤蟲、鞭蟲等。 副作用小, 偶見胃腸不適、腹瀉、嘔吐、頭痛、頭昏、皮疹、發熱等。 亦可用複方甲苯咪唑。

枸櫞酸呱嗪安全有效的抗蛔蟲和蟯蟲藥物, 阻斷蟲體神經肌肉接頭衝動傳遞, 使蟲體不能吸附在腸壁而隨糞便排出體外, 麻痹前不興奮蟲體, 適用於有併發症的患兒。 毒性低, 大量時偶有噁心、嘔吐、腹痛、蕁麻疹、震顫、共濟失調等, 肝腎功能不良及癲癇患兒禁用。 在腸梗阻時, 最好不用, 以免引起蟲體騷動。

左旋咪唑為廣譜驅腸蟲藥。

口服吸收快, 由腸道排泄, 無蓄積中毒。 對鉤蟲、蟯蟲也有效。 副作用有頭痛、噁心嘔吐、腹痛, 偶有白細胞計數減少、肝功損害、皮疹等, 肝腎功能不良者慎用。

阿苯達挫廣譜殺蟲劑。 <2歲禁用。

2、併發症的治療

膽道蛔蟲症治療原則為解痙止痛、驅蟲、控制感染及糾正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驅蟲最好選用蟲體肌肉麻痹驅蟲藥。 內科治療持久不緩解者, 必要時可手術治療。

蛔蟲性腸梗阻不完全性腸梗阻可採用禁食、胃腸減壓、輸液、解痙、止痛等處理, 疼痛緩解後可予驅蟲治療。 完全性腸梗阻時應即時手術治療。

蛔蟲性闌尾炎或腹膜炎一旦診斷明確, 應及早手術治療。

二、預防

1、普及衛生知識

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

2、降低人群感染率

廣泛給易感人群投藥, 但蛔蟲病的感染率極高, 應隔3~6月再給藥。

3、人糞便及汙水處理

人糞便無害化處理後再當肥料使用, 提供對汙水處理的衛生設施, 才是最重要的長期預防蛔蟲病的最有效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