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胃下垂的介紹

胃下垂是指以胃小彎角切跡低於髂脊連線以下, 十二指腸球部向左偏移為主要體征的一種病症。 以30~50歲多見, 女性多於男性。 本病症確切病因不明, 可能與體型、飲食等因素有關。 現代西醫學除對症治療外, 尚無特效療法。

胃下垂的介紹

胃下垂相當於中醫學的“胃緩”, 這一名稱, 首見於《黃帝內經》。 《靈樞本藏》篇雲:“脾應肉, ……肉胴不稱身者胃下, 胃下者, 下管約不利。 肉胭不堅者, 胃緩。 ”明確指出肌肉瘦弱與身形不相稱的胃的位置偏下, 肌肉不夠堅實的則胃緩。 《金匱要略》中所述的“其人素盛今瘦, 水走腸間, 瀝瀝有聲,

謂之痰飲”, 頗類似本病的症狀。 歷代醫籍中, 雖未將胃緩作為專門病症加以討論, 但不少有關脾胃臟腑功能失調的病證載述中, 多涉及到胃下垂的症狀, 如腹脹、痞滿、噯氣等。

現代中醫對本病的治療, 早期的報導以非藥物療法的針灸、氣功為主。 自60年代初開始, 出現一定樣本的中醫藥辨治的臨床資料, 並日趨增多。 從總體情況看, 中醫學治療胃下垂的文獻中, 以中醫藥和針灸為主, 且各有特點。

由於受傳統經驗的影響, 在六七十年代, 多數醫家都認為本病症系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 一般主張補中益氣為治療大法。 隨著臨床實踐的增加, 對此說已有異議, 本病症所表現的脾胃臟腑功能失調雖屬虛證, 但亦有氣機阻滯一面,

應屬中虛氣滯, 虛中夾實。 特別是病程日久, 加之胃本身形態及位置的明顯改變, 牽引及壓迫血管, 使胃壁靜脈回流障礙等, 可發生血流瘀滯, 故又有瘀血停滯的一面。 認識的深入, 使治法趨於多樣, 療效有所提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