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活需要放鬆一點

專家強調, 最強烈的緊張是由內因引起的, 也就是人給自身帶來的壓力造成的。 這種緊張感從何而來?我們應該瞭解些什麼?又應該做什麼?

一個人想將一幅畫掛起來, 當他終於找到一枚釘子時, 卻發現沒有鐵錘, 怎麼辦?他也許可以向鄰居借, 這是一個普通不過的故事。 於是這個只不過想借把錘子的人開始思量鄰居可能作出的各種反應:可能會因被打擾而不高興, 或者不願意借等等, 在這些想像的影響下, 他的口氣就變得吞吞吐吐起來:我希望你能幫助我, 如果不方便, 那就算了。

其實, 這純粹是內心緊張引起的!

人類總是習慣於自擾, 思前想後, 而且總是把情況往壞處想, 來自外部的緊張不外乎工作壓力、生活忙碌、孩子教育、夫妻感情等等。 除此之外, 就是我們自身帶來的緊張, 人類的內心世界就好比一座製造緊張的工廠, 大腦裡總是充滿著消極

的思想, 這使得我們的思考能力受到限制, 總是糾纏在臆想的情景中, 諸如恐慌、憂慮、自卑或恐懼等消極情感也隨之釋放, 於是緊張的身體隨之而來, 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出汗、呼吸急促和肌肉緊張等等。 消極思想和情感對人的影響比人意料的還要大。 它使思考停滯, 對自身產生懷疑, 使人不能安眠、人際關係變得複雜。

所謂的外界環境引起的緊張也是人為定義的,

希臘哲學家伊皮克特德說:使人不安的不是事物本身, 而是人通過這事物作出的結論。 心理學家把內心的心理緊張的起因稱為消極的自我交流, 我們可以把人的內心生活看作是一種不間斷的自我對話, 而在這場自我對話中, 人所採用的語氣影響著人的感情生活和處世態度。

這場消極的自我對話總是圍繞著四個特定題目展開:

1、反正也幹不好, 不幹就算了!

我們總是傾向於將事物的前景預料得很糟, 人的注意力習慣于集中在冒險機率上而非機遇, 這似乎也可以說明人們為什麼不會對成功念念不忘, 而總是對失敗耿耿於懷。

2、如果我能……就好了!

我們不僅僅為未來無端的憂慮, 還總是讓過去的失敗和失意的陰影所籠罩,

我們在心裡不只一次地重溫昔日的打擊帶來的傷痛, 然後固執的獨自沉浸其中, 於是我們總是難於忘卻傷痛, 一次又一次地回味著以往的失敗, 無止盡地幻想著不可能的事, 這使人頹喪失落。

3、我還不夠好!

在越來越功利的社會裡, 自我懷疑、膽怯和自卑情緒氾濫, 這些情緒使成功的人也不免會產生嫉妒。 每個人都希望有用武之地, 永遠將自我最完美的一面呈現在別人面前, 希望成功, 被重視、有運氣, 這些美好的嚮往使我們篤信媒體展現給我們的偶像:聰明、漂亮、處變不驚, 其實這種狀況不僅是不現實的, 也是非常不人道的, 這種無休止的攀比和追求只能帶來無盡的失望和自我貶值。

4、人性非常醜惡!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曾將與人的一次不愉快的相處的經驗廣泛化、擴大化,

這樣一來使得人們在與人的再次接觸中有了先入為主的壞預想, 當情況極端化以後, 甚至可能引發心腦疾病。

壓力問題基本上屬於心理問題。 但是研究表明, 人的心理活動與人體的生產功能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繫, 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使生產功能處於最佳狀態, 反之會降低或破壞某些功能, 引發各種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