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保健操對防治頸椎病有著重要作用, 它能改善頸椎椎間關節的功能, 增強肌肉、韌帶、關節囊等組織的緊張力, 加強頸椎的穩定性, 改善頸椎的血液迴圈, 還能矯正不良的身體姿勢。 長期伏案學習、工作者以及中老年人, 不妨經常做做。
準備姿勢:自然站立, 雙目平視, 雙腳略分開, 與肩同寬, 雙手叉腰。
第一節:先將頸部緩慢向左側屈, 停留片刻, 再緩慢向右側屈, 停留片刻, 反復做5~ 10次。 動作要舒展、輕鬆、緩慢, 以不感到難受為宜。
第二節:先將頸部緩慢轉向左側, 停留片刻, 再緩慢轉向右側, 停留片刻, 反復做5~ 10次。
第三節: 先將下頜內收, 同時頭用力向上頂, 停留片刻, 再放鬆還原到準備姿勢, 反復做5~10次。
在人們的印象中, 那些需要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人, 如會計、作家、編輯等, 容易患上頸椎病。 事實上, 頸椎病近年來在發病率越來越高的同時, 還出現了發病年齡年輕化的趨勢, 其中, 以中小學生、電腦一族最為明顯。 長時間的埋頭學習、工作, 包括使用電腦、開車, 容易使頸椎長時間處於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 造成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 頸部肌肉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 頸後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勞損, 椎體前緣相互磨損、增生。
當然, 患頸椎病最多的還是中老年人。 假如把脊柱比喻成起重塔吊架,
頸部保健操對防治頸椎病有著重要作用, 它能改善頸椎椎間關節的功能, 增強肌肉、韌帶、關節囊等組織的緊張力, 加強頸椎的穩定性, 改善頸椎的血液迴圈, 還能矯正不良的身體姿勢。 長期伏案學習、工作者以及中老年人, 不妨經常做做。
第四節:先將頭頸向左前, 然後緩慢向右作繞環動作, 回到準備姿勢。 然後, 反方向做同樣動作。
第五節:先將頭頸向左旋轉, 同時左手經體前伸向右肩上方, 停留片刻, 還原到準備姿勢。 然後, 反方向做同樣動作, 反復做5~10次。
第六節:先將頭頸向左側彎, 同時左手經頭頂上方去觸碰右耳朵, 停留片刻, 還原到準備姿勢。 然後反方向做同樣動作。 反復做5~10次。
第七節:先低頭含胸, 兩臂在胸前交叉, 儘量伸向對側, 左臂在上;然後挺胸, 兩臂展開儘量外旋, 肘屈曲與肩相平, 同時頭頸向左旋轉, 眼睛看著左手, 停留片刻;還原到準備姿勢。 然後, 反方向做同樣動作。 反復做5~10次。
第八節:先兩手抱頭, 手指交叉, 稍低頭並兩肘向兩側張開;然後用力抬頭, 兩手向前用力, 與頭相對抗, 儘量不使頭後仰。 反復做5~10次。
第九節: 兩手掌托住下頜,
第十節:先低頭含胸, 兩手放在背後, 手指交叉, 手心向上;然後挺胸, 同時用力伸肘翻掌向下, 停留片刻。 反復做5~10次。
第十一節:左肩向外旋轉至前臂垂直, 左手掌心向前, 同時右肩向後旋轉至右手到背後, 手心朝後, 眼睛看著左手, 停留片刻;還原到準備姿勢。 然後, 反方向做同樣動作。 反復做5~10次。
第十二節:先將兩臂半屈在體前交叉, 然後兩臂在交叉狀態下上舉到頭頂, 抬頭眼視雙手;然後兩臂分開, 經體側下降回到準備姿勢。 反復做5~10 次。
平時留意以下幾點可以為頸椎減負, 延緩頸椎病的到來。
1.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長期伏案學習、工作者, 應每隔 1~2小時有目的地讓頭頸部向左右轉動數次或行夾肩運動,
2.注意端正姿勢, 保持脊柱的正直。 在坐姿上, 應盡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 頭部略微前傾, 保持頭、頸、胸的正常生理曲線, 避免頭頸部過度後仰或過度前屈。 此外, 有條件者可以定制一個與桌面呈10 ~30 的斜面工作板, 更有利於坐姿的調整。
3.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 高枕使頭部前屈, 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 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一般枕頭高以8~15釐米為宜, 枕頭應符合頸椎生理曲度要求, 質地柔軟, 透氣性好, 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 因為這種形狀可利用中間的凹陷部來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 還對頭頸部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的作用,能減少在睡眠中頭頸部的異常活動。
4.保持良好的睡眠體位。應該使頸、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及雙膝呈屈曲狀,此時全身肌肉可徹底放鬆,容易解除疲勞。最好採取側臥或仰臥位,不可俯臥位。
5.注意頸肩部的防寒保暖,避免頸部負重物。
6.及時徹底地治療頸肩背部軟組織勞損,防止發展為頸椎病。
還對頭頸部起到相對制動與固定的作用,能減少在睡眠中頭頸部的異常活動。4.保持良好的睡眠體位。應該使頸、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及雙膝呈屈曲狀,此時全身肌肉可徹底放鬆,容易解除疲勞。最好採取側臥或仰臥位,不可俯臥位。
5.注意頸肩部的防寒保暖,避免頸部負重物。
6.及時徹底地治療頸肩背部軟組織勞損,防止發展為頸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