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疾病預防>正文

鼻咽癌放療後記憶力障礙的康復方法

1鼻咽癌放療後記憶力障礙的康復方法有哪些呢?

鼻咽癌放療後放射性腦損傷所致的認知障礙以記憶力下降為主, 表現為近事記憶力下降;行動過程整體降低, 如對外界反應慢或處理事情時間延長;情感淡漠, 不與他人交往;洞察力、調、手眼協調、空間與距離判斷等障礙。 鼻咽癌經過放療腦損傷後的記憶功能很難恢復, 試圖用恢復的方法恢復腦損傷後的記憶基本無效。 因此記憶治療主要集中在代償技能的應用上。 代償性記憶利用身體外部的輔助物品或提示來幫助記憶障礙者的方法, 常用的輔助工具

有以下幾種:

(1)記事本:這是一種最通用有效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 建立參考及使用記事本, 減輕因記憶力下降而帶來的問題。 患者通過問卷方式去學習有關記事本的目的、內容、名稱、每一項目的使用方法等。 最好在患者能閱讀及書寫時使用, 可以記下約會、列出要做的事、記下地址、電話號碼、交通等。 開始使用時要求患者理解主要成分、關鍵字, 每15min為一段作記事, 記憶能力提高後酌情延長並在實際生活中學會使用。 治療師每天應在不同的時間充分給予患者練習使用記事本的機會, 以建立患者使用記事本的習慣和熟習使用方法、時間。 例如:預約患者在某日開會, 請他于某時會面, 為他人慶祝生日等;注意要一人一本,

隨身攜帶, 放在固定地點。

對某些患者而言, 家中的掛曆、檯曆也是很有用的, 特刖在腦損傷前就習慣使用的患者。 他們可以將一些特殊的活動、計畫要做的重要事情記在上面, 隨時查閱。

(2)活動日程表:將規律的每日活動製成大而醒目的時間表貼在患者常在的場所, 如床頭邊、臥房門出, 開始時要求家人經常提醒患者看日程表, 讓他知道在什麼時間做什麼。

(3)學習並使用繪圖:適用於伴有空間、時間定向障礙的患者, 用大地圖、大羅馬字和鮮明的路線表明常去的地點和順序, 以便利用。

(4)鬧鐘、手錶、各種電子輔助工具的使用:隨著電子產品的發展及通訊工具的普及, 此類產品眾多, 如可使用帶在手上的報時電子錶、定時鬧鐘、手機、電子日記本等,

根據患者的情況, 設置程式, 每隔一段時問給予語言、音樂提示、提取別人發來的指令性資訊, 以提醒患者。

(5)記憶提示工具:包括清單、標籤、記號、提示等。 ①清單:治療師或家人為患者列出要記住的事情清單, 患者按清單完成任務;②標籤:在櫥櫃、衣櫃及抽屜門上貼上標籤, 提示內置何種物品及其位置, 補償記憶喪失;③簡化環境, 突出要記住的事物。 如將錢包、鎖匙放在必經之地, 提醒患者出門時不致遺忘;④言語或視覺提示:口頭提示有關的問題, 同時讓他看有關的圖畫等。

這些代償方法需要進行額外的訓練, 這樣患者才能記住去使用它們, 內部和外部提示方法都需要用。 在決定哪種提示用於哪個患者時,

治療師需要瞭解患者的興趣、動機、情緒及情感、意志與決心等非智慧因素, 另外患者的體力和虛弱程度也應充分重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