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監測血糖的6個小妙招

1、隨時監測, 隨時記錄

由於血糖儀本身的原因, 目前部分血糖儀沒有記憶功能, 不能自動儲存血糖值, 所以常需要患者自己記錄每次測量的血糖值, 以便日後對比分析。 但是現實生活中, 許多患者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 未能及時記錄, 時間一長, 便常常不能回憶, 無法動態觀察病情變化。

當然, 這些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 可以得到解決。 比如目前有些血糖儀不僅可以保存所測的數值, 還可通過電腦利用特製軟體進行分析, 通過曲線圖、圓形圖等更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

2、規律監測, 貴在堅持

許多患者剛買血糖儀的時候,

往往還能夠堅持監測血糖, 但時間長了, 或是由於失去了新鮮感, 或是由於考慮到試紙價格高, 或是由於懼怕疼痛, 慢慢就停止了。

監測血糖一方面是為了發現高血糖,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及時發現低血糖。 其實,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 多數糖尿病患者是老年人, 機體反應減退, 常發生察覺不到的低血糖, 尤其是夜間的低血糖。 由於沒有典型的低血糖症狀, 不查血糖, 就不能及時發現, 往往造成嚴重的傷害。 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 為了自身健康, 糖尿病患者應該克服困難, 堅持監測血糖。

3、及時溝通, 不斷成長

監測血糖, 其實目的有二:一為患者自己提供依據, 幫助其瞭解日常生活中影響血糖變化的因素及其規律;二為醫生提供參考資訊,

説明患者查找原因, 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畢竟, 患者對疾病的理解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常常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時候, 這時必須有專業人員進行指導, 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更好控制病情。 這也是自我血糖監測升值空間最大的地方, 通過與專業醫生或護士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 共同討論, 分析病情, 可以減少併發症帶來的沉重經濟負擔。

4、周全考慮, 免除後患

購買一台血糖儀是血糖自我監測的開始, 購買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性能、價格及試紙的長期供應等。 許多患者由於考慮不周全, 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問題。

比如, 有的患者一味貪圖便宜, 忽略了血糖儀品質和功能方面的要求,

在使用中才發現測量誤差過大, 不能真實反映血糖水準。 還有的患者買了某種品牌的血糖儀, 使用完最初的試紙後才發現, 在當地竟然買不到該品牌血糖儀的試紙, 不得不更換血糖儀。 甚至不少患者的血糖儀是從國外購買的, 到了國內卻找不到試紙經銷店, 白白浪費。 目前市場上血糖儀多種多樣, 我們建議儘量選擇那些在當地有經銷商的知名品牌, 保證試紙能夠長期供應。 當然, 最好與專業醫生或護士溝通, 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5、明確目的, 指導治療

糖尿病病情的變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包括飲食、運動、藥物, 甚至情緒、合併疾病如胃輕癱、腹瀉、腎病等。 具體到每一位元患者, 情況可能都各不相同, 而且每一種因素對血糖影響的程度也有差異,

甚至在不同的時期內影響血糖的因素及其程度也會不同, 所以需要患者通過監測, 摸索出自身病情變化的規律。

有的患者能夠長期監測血糖, 但不知道目的何在。 血糖無論高低, 一切照舊, 不主動查找原因, 不調整治療, 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6、科學監測, 節約成本

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間血糖監測比較頻繁, 包括三餐前後、睡前, 甚至淩晨2:00。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血糖變化規律, 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而非住院期間, 血糖監測的方法則往往不需要如此頻繁, 一則增加患者痛苦, 二則增加患者經濟負擔。

但在不同時期, 也存在差異。 例如患者剛出院不久, 由於環境的變化, 飲食、運動等因素都發生了變化,

即使治療方案不變, 血糖水準也可能變化。 因此, 出院初期, 建議患者勤測血糖。 若是病情趨於穩定, 血糖監測的頻率則可大大減少。 在飲食、運動等因素大致不變的基礎上, 建議採用以下兩種方法, 可以既能觀察病情變化, 又能節約試紙。

其一, 連續階梯法。 即將空腹、早餐後、午餐前、午餐後、晚餐前、晚餐後、睡前等原本在一天內監測的7點血糖分配到7天裡完成, 每天只查一點, 依次進行。 在血糖記錄表上, 7天的數值呈階梯狀分佈。 這樣一來, 每天只查一次, 節約了成本, 7天連續監測, 又能充分反應一天當中不同時點的血糖水準, 一舉兩得。 而且, 如果病情穩定, 間隔時間可以變成1周或1月, 將節約成本進行到底。

其二, 間隔完整法。即將空腹、早餐後、午餐前、午餐後、晚餐前、晚餐後、睡前等7點血糖每隔幾天完整監測一次,而在其他日子則不必監測。同樣,如果病情穩定,間隔時間可以變成1周或1月,以節約成本。

間隔完整法。即將空腹、早餐後、午餐前、午餐後、晚餐前、晚餐後、睡前等7點血糖每隔幾天完整監測一次,而在其他日子則不必監測。同樣,如果病情穩定,間隔時間可以變成1周或1月,以節約成本。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