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食滯胃腸型泄瀉

治療方法:保和丸加減。

證候表現:腹痛腸鳴, 瀉下糞便臭如敗卵, 瀉後痛減, 脘腹脹滿, 噯腐酸臭, 不思飲食致舌苔垢濁或厚膩, 脈滑

病因病機:宿食內停, 阻滯腸胃, 傳化失司

治則治法:消食導滯

方用:保和丸加減

出處:《中醫內科學》·第三章脾胃系病證(卷)·第七節泄瀉(篇)

原文:食滯腸胃證腹痛腸鳴, 瀉下糞便臭如敗卵, 瀉後痛減, 脘腹脹滿, 噯腐酸臭, 不思飲食致舌苔垢濁或厚膩, 脈滑。 證機概要:宿食內停, 阻滯腸胃, 傳化失司。 治法:消食導滯。 代表方:保和丸加減。 本方有消積和胃, 清熱利濕的作用, 可治療食滯內停致瀉下大便臭如敗卵,

腹脹噯腐之症。 常用藥;神曲、山楂、萊菔子消食和胃;半夏、陳皮和胃降逆;茯苓健脾祛濕;連翹解鬱清熱;可加谷芽、麥芽增強消食功效。 若食積較重, 脘腹脹滿, 可因勢利導, 根據“通因通用”的原則, 用枳實導滯丸, 用大黃、枳實推蕩積滯, 使邪去則正自安;食積化熱可加黃連清熱燥濕止瀉;兼脾虛可加白術、扁豆健脾祛濕。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