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是可以煮著吃的一種水果, 具有潤肺的作用。 不過, 如果把梨和其他食物一起煮著吃, 也許還會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接下來, 為大家總結裡梨和什麼煮著吃最好, 快來學兩招吧。
梨的營養價值
梨果: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 適用於熱病傷津煩渴、消渴症、熱咳、痰熱驚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腫痛、消化不良。
梨果皮: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滋腎、補陰功效。 根、枝葉、花可以潤肺、消痰、清熱、解毒。
梨籽:含有木質素, 是一種不可溶纖維, 能在腸子中溶解, 形成像膠質的薄膜, 能在腸子中與膽固醇結合而排除。 梨子含有硼可以預防婦女骨質疏鬆症。
那麼, 梨要怎麼煮著吃呢?
梨和什麼煮著吃最好
梨與陳皮同煮:燥則津虧也生痰, 表現為咳嗽少痰, 色黃或白。 對這種情況, 在煮梨時可加入一些陳皮, 或放入部分糠心白蘿蔔, 與梨同煮, 吃梨喝湯, 能夠起到潤燥化痰、理氣止咳的作用。
梨與烏梅同煮:對於乾咳日久, 或程度較重者, 可加入烏梅、甘草各10克, 與梨同煮, 吃梨喝湯。 烏梅味酸, 甘草味甘, 與梨同煮, 養陰潤肺止咳作用增強, 烏梅還有斂肺止咳功效。 此湯味道甘甜爽口, 很適宜兒童食用。 養陰潤燥, 防治口、鼻、咽部及皮膚乾燥。
蔥薑與梨同煮:冬季涼燥當令, 燥邪與寒邪往往相兼為患, 侵襲人體, 表現為乾咳、流清涕。
除此之外, 吃梨還是有一些禁忌的哦。
日常吃梨的禁忌
梨性偏寒助濕, 多吃會傷脾胃, 故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
梨含果酸較多, 胃酸多者, 不可多食。
梨有利尿作用, 夜尿頻者, 睡前少吃梨。
血虛、畏寒、腹瀉、手腳發涼的患者不可多吃梨, 並且最好煮熟再吃, 以防濕寒症狀加重。
梨含有糖量高, 糖尿病者當慎。 慢性腸炎、胃寒病患者忌食生梨。
梨含果酸多, 不宜與鹼性藥同用, 如氨茶鹼、小蘇打等。
用以止咳化痰者, 不宜選擇含糖量太高的甜梨。
梨不應與螃蟹同吃,
煮著吃梨時不如就來試試以上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