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 我們收治了一個12歲的小男孩。 因為反復腹痛半年, 臉色蒼白及黑便2周後, 來我院就診。 在詢問病史中, 我們瞭解到孩子經常不吃早餐, 飲食沒有規律。 後經胃鏡檢查發現, 孩子胃內的一細小血管被潰瘍破壞, 造成慢性損傷。 小小年紀就已患上了潰瘍病。
像這個男孩因不吃早餐引起身體不適的情況, 在門診中較為多見。 人的一日三餐中, 作為一天中的第一餐, 早餐是人體一天熱量和營養素的重要來源。 長期不吃早餐, 對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特別是對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青少年來說,
首先, 最常見的是可引起上腹部不適, 胃有燒灼感。 若反復出現這種情況, 易造成胃炎, 嚴重者可引起消化性潰瘍。 因為晚餐所進的食物, 經過一個晚上的消化, 到第二天早晨, 胃已排空了, 若再不進食, 胃內分泌的消化液就會刺激胃及十二指腸, 從而出現上腹部不適、胃痛等症狀。 當人處於精神緊張、高度疲勞時, 空腹會使胃粘膜正常的保護功能下降, 若不補充食物, 胃內的胃酸還會消化人的胃壁及十二指腸。 長期這樣, 就會導致潰瘍病, 嚴重者可發生潰瘍病出血。
其次, 易造成營養不良。 小兒生長發育快, 新陳代謝快, 上午要學習好幾個小時, 若不吃早餐, 體內需要的營養成分就得不到及時補充。 為了維持正常活動所需要的熱量,
再次, 易發生低血糖症。 患者會出現頭暈、全身乏力、大汗淋漓等虛脫症狀, 甚至在課堂上突然昏倒。 低血糖頻繁出現, 不但會影響孩子學習, 還會影響小兒智力發育, 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大腦反應遲鈍等。
此外, 長期不吃早餐, 還會引起體內維生素A、B, 及鐵、鈣、鋅、鎂、銅等元素的缺乏, 嚴重者可出現缺鐵性貧血、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
可見, 孩子的早餐問題, 家長必須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