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相信大家都喜歡吃,
因為它有營養,
味道又好而且還廉價,
很多人每天都會自己煮雞蛋給自己做早餐,
煮雞蛋的工具也很多了,
什麼煮蛋器的一大把,
雖然煮雞蛋看起來很簡單,
但千萬別以為煮雞蛋就是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情,
煮雞蛋也是有技巧的,
時間太短和太長都不行,
如果想做好健康的煮雞蛋就需要看看下面的常識了。
雞蛋不能生吃因為它裡面含有很多有害的致病細菌,
所以煮雞蛋的時候時間一定不能太短,
太短的話就殺不死這些細菌了,
細菌中有“沙門氏菌”,
這種細菌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
吃了自然就會生病,
而且時間太短雞蛋不熟,
剝開雞蛋就會看到雞蛋還沒有完全的形成膠狀,
有可能是半膠狀半液態的,
這樣的雞蛋一般人都不喜歡吃的啦,
太難看了,
但不排除卻有的人喜歡吃,
覺得味道好,
其實這樣吃對身體不好的,
而且雞蛋中還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
這兩樣東西對人體都是有害的,
經過一系列的反應之後會讓人精神懈怠和肌肉酸痛等,
雞蛋中的細菌和有害物質只有在雞蛋煮熟了之後才會殺死和破壞。
所以再次強調不要吃生雞蛋。
煮雞蛋的時間短了不行,
那時間長了行不行呢?為了殺死雞蛋裡的細菌,
寧可煮的時間長一點,
但是大家可能都知道雞蛋煮的時間太長的話,
煮出來的雞蛋會變得很老不嫩,
而且雞蛋煮太久會使雞蛋裡面的蛋白質結構發生變化,
蛋白質的結構變得更加緊密,
這樣的蛋白質不容易和胃液中的“蛋白質消化酶”接觸,
所以很難將其消化,
煮太久的雞蛋就不容易消化了。
同時煮太久的雞蛋會讓蛋白中的蛋氨酸分解出硫化物,
硫化物再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化學反應,
形成硫化鐵,
硫化鐵是不容易給人體吸收的,
所以煮太久的雞蛋不但不容易消化,
而且還不容易吸收營養成分,
讓雞蛋的營養損失。
煮雞蛋時間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
那麼多長時間才是最合適的呢?時間從水煮沸之後開始算5到10分鐘就好,
少於5分鐘則是上面說的太短時間,
超過時間則是太長時間,
利與害都在上面說過了,
不再重複,
而且煮雞蛋最好要把水浸過雞蛋,
因為沒被水浸著的雞蛋裡面的蛋白質不容易凝固,
會影響消化的。
還有就是在煮雞蛋之前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泡幾分鐘,
這樣能降低雞蛋內的氣壓,
防止雞蛋殼破裂。
別以為煮雞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哦,
即使看起來再簡單的一件事,
想做好它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常識,
看了上面的煮雞蛋常識,
以後煮雞蛋就要記住了,
總結成這樣:從水煮沸了開始,
時間5到10分鐘,
水要超過雞蛋,
最好在煮之前用冷水泡幾分鐘。
希望你能煮出好吃又健康的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