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年相比, 今年的春天氣候顯得有點“亂”。 那麼, 在春回大地、氣候多變之時, 如何科學、合理地調節人們的精神、起居、衣著、飲食, 才能達到養生健身、預防疾病的目的呢?
養生的原則是順應自然, 春天是陽氣升發的季節, 大地萬物生機盎然, 和冬天的早睡晚起相比, 春天可以適當推遲半個小時入睡, 早上適當提前半個小時起床。
此外, 早起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因為初春乍暖還寒, 稍不留神就會受涼感冒。 同時, 春季應防過敏, 特別是慢阻肺、支氣管炎、哮喘等病人, 應儘量避免接觸灰塵、花粉等,
衣著:寬鬆舒展, 純棉吸汗
在衣著上, 不要急著減衣服。 民間有“春捂秋凍”的俗語, 有的人在早春喜歡把自己嚴嚴實實地裹成“粽子”, 結果汗出風吹, 反而受寒感冒。 所以, “春捂”的衣著以款式寬鬆舒展, 純棉吸汗, 暖和貼身為好。 有拉鍊、腰帶的衣服可以成為首選, 因為隨時能夠放鬆通風。
精神:平心靜氣, 怒則傷肝
在精神上, 因春季屬肝木之令, 只有保持精神情志的舒暢, 才能促進肝氣的疏泄, 有助於肝氣的升發與春陽的升發相統一, 從而增強機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
萬一生氣了, 千萬別悶在心裡, 可以找人傾訴, 也可以關起門來大哭一場, 這些都有利於調節情志。
飲食:新鮮蔬菜, 減酸增甘
春天氣候轉暖, 機體的新陳代謝旺盛, 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的最佳季節。 在飲食上應多食用各種新鮮的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蔬菜水果, 可以幫助維持細胞中的水分, 增強活力。
春季是肝旺之時, 肝火旺之人則應適當少食酸性食物, 否則會使肝火更旺, 傷及脾胃, 此時可以多吃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防止肝旺克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