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胃為倉稟之官, 主受納腐熟水穀, 為“水穀之海”。 ”可見胃在人體中是多麼重要的一個臟腑, 一旦烙下了胃病, 那麼我們的身體必定受到嚴重的危害, 所以養胃護胃成為當下很多人的養生之道。 俗語說:“胃病三分治, 七分養。 ”可見調養的重要, 然而日常生活中除了飲食方面調養胃之外, 其實還可以針灸和按摩進行胃部的的調養。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醫針灸及按摩對胃部調養的方法。
針灸養胃法:
針推法是養胃的有效方法, 針灸採用不同的針刺方法針刺在經絡的穴位, 刺激穴位, 起到促進胃腸蠕動。
中醫按摩養胃法:
中醫按摩法則採取不同的手法及部位, 進行日常的胃部保養, 亦可起到治療胃部小毛病的作用。
1、日常可自我推拿胃腹部, 具體操作方法是兩手相疊, 於上腹部作順、逆時針方向揉摩各30-50次, 這樣可以提高胃動力和免疫功能。 每天早晚兩次, 養胃作用顯卓, 而且能治病防病。
2、上脘穴:在上腹部, 前正中線上, 肚臍上5寸, 和食管相對應的位置, 由於是食物進入胃的通道, 所以按壓上脘穴, 對人們因吃得太快, 吃得太飽, 或者其他原因而導致的反胃、胃脹、嘔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3、中脘穴:在胃的中部,
4、下脘穴:在胃的底下, 肚臍上2寸, 胃和小腸的連接處, 對應人體的小腸。 下脘穴位於食物從胃進入小腸的關口, 因此掌握著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權, 對於食物在胃裡下不去導致的食穀不化、腹脹、胃痛、嘔吐以及胃炎、胃潰瘍、胃痙攣、胃擴張、腸炎等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而且, 因為它在胃的下部, 對於因為中氣不足導致的胃病、胃下垂等症狀也有很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