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患麻疹的時候, 可喝嫩筍尖做的湯, 使麻疹出透, 縮短病期;用春筍熬粥, 還對久瀉形成的脫肛有很好的療效。 現代醫學則認為, 竹筍具有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有助消化和排泄作用, 是減肥者最理想的食物之一。
但是, 有過敏體質的人吃春筍時要小心, 因為吃多了很容易誘發哮喘等“老慢支”, 疾病, 以及過敏性鼻炎、皮炎和蕁麻疹。 吃的時候最好先少嘗一點, 如有過敏反應, 應該馬上停止。
就算是普通人, 新鮮竹筍也不宜多吃, 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 大概在三兩左右就可以了。 因為古人說,
此外, 春筍中粗纖維含量較多, 患有消化性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的患者最好不要食用, 否則容易使病情加重。 炒菜最好先用開水把筍燙5—10分鐘, 這樣既可高溫分解大部分草酸, 又能使萊肴無澀感, 味道更鮮美。 同時, 吃筍時儘量不要和海魚同吃, 避免引發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