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歌詞叫做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想必初戀讓人難忘的原因就是這個。 那麼,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 為何初戀讓人戀戀不忘呢?
不自覺尋找初戀情人的影子
應該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理想戀人的模樣, 所謂的一見鍾情, 從某種程度上理解便是一種按圖索驥。 於是, 我們第一個喜歡上的人, 很大程度上符合了我們的理想。 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找尋愛情的過程, 就如同是對一種喜好的執著。 而患上失戀克隆症的人, 便是中了第一個戀人的毒, 新的戀人, 要符合第一個戀人的模樣。 有個女孩便是如此,
奇妙的距離體驗
當一個人告別了天真無邪的童年時代, 便進入了青春期。 青春期的顯著特徵就是性意識的萌動以及對異性產生神秘、嚮往和愛慕的心理。 在這個時間段的青年男女之間的悄悄愛意, 比較單純、簡單, 處在一種在"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的空靈境界, 對他們來說, 愛情還是有距離的"遠方客人"。
神秘的距離感對於進入青春期的男女來說, 無疑便是一種隱性的阻止。 這個時候, 如果再有家人或者是師長的顯性干涉, 就更容易在激起他們的抗拒心理。
"契可尼效應"所致
當然, 初戀難忘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心理學名詞叫"契可尼效應"。 西方心理學家契可尼做了許多有趣的試驗, 發現一般人對已完成了的、已有結果的事情極易忘懷, 而對中斷了的、未完成的、未達目標的事情卻總是記憶猶新。 這種現象被稱為"契可尼效應"。
這種心理現象可以舉出許多。 例如, 你在數學考試中要答100題, 其中99題都完成得很好, 就是剩下的那一道題把你難住了, 沒完成, 未得出答案。
下課鈴響了, 你交卷後走出考場, 與同學們對答案, 那99題都有正確的結果, 而那未完成的一題, 同學告訴了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