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形容肛裂病人就像一個新手繡花, 針頭不小心刺到手指, 不僅痛, 還有點點血滲出。 便秘、大便幹結等機械性損傷是導致肛裂形成和疼痛症狀加重的重要原因。 而現在肛裂的病情竟常常出現在孩子之間, 肛裂未愈之前, 多數肛裂患兒因為害怕排便時的疼痛, 即使有便意也不願解出, 從而條件反射地形成減少大便次數的習慣, 以致大便長時間停留在大腸, 因大腸吸收水分而更易幹結。 如此形成便秘-肛裂-便秘的惡性循環, 相當不利於肛裂的最終癒合。
現在很多父母只顧給孩子吃高檔精細食物,
小兒如果患了肛裂, 除了可以對小孩使用一些常規治療手段如肛門塗藥、坐浴或局部沖洗外, 調整膳食結構尤為重要, 除每天攝入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外, 日常膳食中應逐漸增加蔬菜的量;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 在添加蔬菜泥時, 可以先炒熟, 再拌入稀飯或米粉中, 要善於發掘孩子喜愛的蔬菜和水果;適當地增加一些植物油,
建議選擇早餐後或晚餐後訓練幼兒定時排便, 因為餐後可以反射性地加強腸蠕動, 促進便意。 排大便時不與其說話, 不讓其看書、畫等, 這都有助於訓練小孩定時、有規律的排便習慣。 經正確處理後, 多數肛裂患兒可以痊癒。 但復發現象也不少見, 肛裂一旦轉為慢性, 局部保守治療方法效果就差了, 因而及時就醫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