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菊花黑斑病

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 受害葉片多從葉尖、葉緣處發生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褐色或灰色斑, 週邊具淺黃色暈圈, 無明顯輪紋;後期病斑上生黑色黴層, 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條件適宜時病斑迅速擴展, 導致全葉枯死。 一般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病, 逐漸向上蔓延, 嚴重時全株葉片變黑枯死, 病葉不脫落, 吊掛在莖稈上。

病原菌及發生規律 病原為鏈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Keissler), 屬半知菌亞門鏈格孢屬真菌。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株殘體上越冬, 田間病殘體為其初侵染來源, 溫度和降雨與病菌生長繁殖關係密切,

降雨量大、降雨次數多有利於病菌的傳播和蔓延。 生長季病葉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不斷引起再侵染, 蔓延為害。 重茬菊花病情指數高於輪作菊花;春插菊花比夏插的發病輕。 高溫高濕時發病較重, 6~10月均可發生, 7~8月為發病高峰, 9月以後病情發展較慢。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倒茬, 忌重茬;菊花收穫後清除田間病殘葉燒毀或深埋。

2、提倡春栽, 壓縮夏茬插條菊花面積;加強栽培管理, 促進植株生長健壯, 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倍液、75%代森錳鋅600倍液或50%撲海因800倍液等藥劑噴霧3~4次。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