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紅芪栽培技術要點

一、選地整地

紅芪是深根性植物, 種植以排水良好、向陽和土層深厚的黃綿土坡地為宜, 黑土和半陰半陽的坡地亦可, 不宜在凹地種植, 畝施有機肥1600公斤, 過磷酸鈣20公斤, 再深耕一遍, 整平即可。

二、播種

紅芪鮮籽發芽率高, 故多採用鮮籽秋播撒播:地耙細整平後, 將紅芪種子均勻撒入地內, 用耙輕耙一遍, 或用樹枝掃一下, 使種子覆土1釐米左右;條播:整地後按行距30釐米, 深3釐米開溝, 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 覆土1釐米左右, 每畝下種量8—12公斤。

三、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與定苗:待苗高4—5釐米時, 再中耕除草, 同時間苗,

苗高7—8釐米時再次中耕除草;苗高10—12釐米時按株距20釐米左右定苗, 每畝株數保持在16000株左右, 朴籽田以8000株為宜, 定苗後進行第三次中耕除草。

(2)施肥:紅芪第一、二年莖及根部牛長較快, 可結合中耕除草施圈肥或堆肥1—2次。

四、病蟲害防治

主要防治紫紋羽病、白粉病和蚜蟲等, 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 並用5%石灰水進行土壤消毒, 以防感染。

五、採集加工

紅芪播種三年後就可採挖, 在秋末莖葉枯黃時先採摘種子, 陰乾, 防止發黴, 否則種子無發芽能力:割去地上莖杆, 挖出根後, 捆紮成3—4公斤小把, 加工或鮮銷。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