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柳絲長。 柳葉不但能吃, 且具有較高藥用價值。 每年春夏兩季可採摘。 柳葉味苦, 性涼, 無毒。 具有清熱, 透疹, 利尿, 解毒的功效, 內服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膀胱炎、咽喉炎等各種炎症感染, 外敷用於癤腫、化膿性腮腺炎、乳腺炎等症。 做法很多, 如汆水涼拌、攤餅、蒸包子、包餃子、炒雞蛋、柳葉魚絲等。
醫古文獻中關於柳葉的記載也屢見不鮮, 《本草再新》載, “柳頭平肝, 發(散)熱, 能托能升, 敗毒, 發斑, 治小兒痧痘等症。 ”《肘後方》載, “治眉毛癢落:垂柳葉, 陰乾, 搗羅為末, 每以生薑汁, 於生鐵器中調。 夜間塗之,
如今人們生活追求高品質, 綠色純天然的食品備受青睞。 柳葉除了炒食、涼拌、做湯外, 也常被用來做餡, 蒸、炸等。 吃起來略苦, 帶點澀, 但非常爽口, 清熱涼血, 是祛濕降火的上等食品。 因柳葉入心、脾二經, 對肝腎虧虛、心脾失養都有極好調節作用, 難怪唐朝人用柳葉治療黃疸。 現代研究還表明, 每公斤鮮柳葉含碘10毫克, 高於一般食物數千倍。
柳葉餅經濟實惠, 將洗淨柳葉和入麵粉攪拌, 可根據口味, 加入適量海鮮或瘦肉, 加上調料, 調成綠色麵糊。 然後在鍋壁抹上油, 將麵團貼上沾滿油的鍋壁, 用鏟子輕輕將其壓成餅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