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習慣耳朵癢了就挖挖, 殊不知, 挖耳朵也會導致耳病, 尤其是小孩子。 挖耳也能挖來外耳道癤嗎?
東仔最近不知道為什麼老是耳朵痛, 尤其在張口、咀嚼時疼痛更劇烈, 甚至影響了吃飯和睡眠。 而且老感覺耳朵裡悶悶的, 聽力也有所下降。 媽媽帶他去醫院, 醫生檢查發現外耳道充血腫脹, 使鼓膜不能窺, 耳後溝消失, 耳廓聳立有牽拉痛, 耳屏壓痛, 而且外耳軟骨部皮膚有局限性紅腫, 診斷為外耳道癤。 東仔的媽媽很納悶, 好好的怎麼會長外耳道癤呢?原來東仔平時總喜歡拿火柴棒掏自己的耳朵,
外耳道癤是外耳道皮膚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膿性炎症。 挖耳是常見誘因。 挖耳直接損傷耳道表皮, 微生物乘虛而入, 使外耳道軟骨部毛囊感染, 發生癤腫。 由於耳道皮膚與其下面的軟骨膜貼得較緊, 炎性腫脹無擴展餘地, 因此引起的耳痛非常劇烈, 會影響進食和睡眠。
外耳道癤的治療, 一般是給予靜滴抗生素, 外敷藥膏, 等癤腫成熟後, 再做切開排膿引流, 數天后就可治癒。 家長切不可自行給孩子挑破癤腫, 因為未成熟的癤腫切開後, 會使感染擴散, 甚至引起軟骨膜炎。
溫馨提示:家長應教育孩子平時不要養成挖耳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