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水煮雞蛋, 相信很多人並不覺得陌生。 因為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一種食材, 我們利用雞蛋可以做出各種美味又營養的菜式, 例如:番茄炒雞蛋, 洋蔥炒雞蛋, 苦瓜炒雞蛋, 紫菜蛋花湯等菜式。 而水煮雞蛋是這些菜式中做法最簡單的, 而且是早餐中最為常見的一種。 雖然煮雞蛋的做法很簡單,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煮雞蛋需要多長時間吃起來才會更加安全和營養。
如果煮雞蛋的時間煮得過長, 雞蛋的營養容易破壞掉, 但是如果雞蛋煮得時間過短又容易不熟, 因為生雞蛋的細菌量是很高,
煮雞蛋需要多長時間
說到水煮蛋, 很多人都很熟悉——早餐很經常吃的一樣食物。 不過生雞蛋中含有細菌, 必須煮熟了才不會影響健康。 這就有個問題, 怎樣煮雞蛋, 既好吃又安全呢?煮雞蛋需要多長時間?下面就給大家介紹煮蛋幾個小貼士, 告訴你煮雞蛋需要多長時間。
煮雞蛋莫“實心”, 蛋白質在64OC時就要變性, 而一個雞蛋則在80OC時才能凝固。 所以, 煮雞蛋最好是涼水下鍋, 水開了再煮3分鐘即可。 這時雞蛋呈溏心狀, 營養成分最利於人體吸收。 將新鮮無破損的雞蛋洗淨後, 涼水下鍋, 開鍋後, 分別計時3、5分鐘, 撈出過涼。 “3分鐘雞蛋”, 蛋清熟而軟嫩,
小秘訣
1、水必須沒過蛋, 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質不易凝固, 影響消化。
2、生雞蛋不但存在沙門氏菌污染問題, 還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 前者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 導致人體生物素缺乏, 產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狀。
3、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鐘,
4、煮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 以降低蛋內氣壓;然後用中等火候, 冷水煮沸, 即可防止蛋殼破裂, 避免營養素流失。
5、煮雞蛋看似簡單, 卻很難把握火候。 時間過短會使蛋黃不熟, 時間過長又會使雞蛋變老不好吃。
煮雞蛋最佳營養煮法:如果想把生雞蛋煮得又香又好, 就把雞蛋放在馬克杯中加水, 再一起放到鍋裡煮。 這樣煮的雞蛋黃極嫩, 時間久一點也不會老。 為了使雞蛋殼不裂,
煮雞蛋之專家來支招:據營養學家介紹: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 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 “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 最容易消化, 約需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 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 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 所以雞蛋不是煮得越久越熟就越好的。 專家推薦:“5分鐘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 而且有益人體營養。
看完了上面關於煮雞蛋需要多長時間這個問題的詳細答案, 相信各位愛吃煮雞蛋的朋友已經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