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肉厚豐滿腎氣盛, 耳垂薄不堅者腎脆
中醫認為:耳是“腎”的外部表現, “耳堅者腎堅, 耳薄不堅者腎脆”, 耳廓較長。
耳垂組織豐滿, 在一定程度上是腎氣盛健的一種徵象。 因為耳不是一個孤立的器官, 它和全身經絡及五臟六腑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繫。
西方認為:德國威斯巴登醫院資深外科教授沃特·哈特巴赫在《耳朵裡的秘密》一書中寫道, 實際上, 耳朵裡隱藏著許多密碼, 通過耳朵可以看出人的性格和天賦, 甚至一個人的健康狀況。
1、雙手拉耳法
左手過頭頂向上牽拉右側耳朵數十次,
2、雙手掩耳法
兩手掌掩兩耳廓, 手指托後腦殼, 用食指壓中指彈擊24下, 可聽到 “隆隆”之聲, 即鳴 “天鼓”。 此剌激可活躍腎臟, 有健腦、明目、 強腎之功效。
3、雙手掃耳法
以雙手把耳廓由後面向前掃, 這時會聽到“嚓嚓”的聲音。 每次20下, 每日數次。
4、提拉耳垂法
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 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 手法由輕到重, 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因為宜, 每次三到五分鐘。 此法可治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5、手摩耳輪法
雙手握空拳, 以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 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效,
6、全耳按摩法
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後, 向後按摩腹面(即耳正面), 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 反復按摩五至六次。 此法可疏通經絡, 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7、提拉耳尖法
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廓尖端, 向上提揪、揉、捏、摩擦 20次左右, , 使局部發熱發紅。 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抗過敏、養腎等功效, 還可防治高血壓、失眠、咽喉炎和皮膚病。
8、搓彈雙耳法
兩手分別輕捏雙耳耳垂, 再搓摩至發紅發熱。 然後揪住耳垂往下拉, 再放手讓耳垂彈回。 每天二至三次, 每次 20下。 此法可促進耳朵的血液迴圈, 健腎壯腰。
以上八法, 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或單項或幾項配合進行只要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