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蒲輔周心氣痛夾痰濕(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醫案

蘇XX, 男, 45歲, 於1963年12月30日初診。

1962年初, 心前區有時悶痛, 二月份至某醫院檢查, 診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而病情逐漸加重, 心前區發作性絞痛, 每二~三天即發一次, 絞痛時間約四、五分鐘, 伴有胸悶憋氣, 經常服硝酸甘油片, 但只能解決發作時的難受, 如飲食不節或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即誘發, 形體發胖, 平時吐痰多, 容易頭暈心跳, 大小便尚正常, 脈弦滑, 舌質正紅, 苔白膩邊緣不齊, 由本體濕盛, 濕聚為痰以致影響心氣運行, 治宜溫脾利濕, 和胃滌痰, 方宗濕膽東加味。

處方:

茯苓三錢 法半夏二錢 橘紅一錢五分 炙甘草七分 炒枳實一錢 竹茹一錢 姜南星一錢 白芥子(炒)一錢 茅術一錢 厚朴一錢五分 生薑三片 十四劑,

隔日一劑。

1964年1月24日二診:效果甚為明顯, 二十天來心絞痛僅發過三次, 疼痛程度亦減, 發病時未再服西藥, 咽間痰減少, 頭暈依然如前, 平時胸尚憋悶, 納食、二便皆正常, 脈沉弦滑, 舌正紅, 苔中心黃膩, 仍宜溫化痰濕, 原方去茅術加遠志一錢, 九菖蒲八分, 五劑, 隔日一劑。

1964年4月10日續診:前方隨證略予加減四次, 心區疼痛一直未發, 偶於飯後胸膺微悶。 最近消化微差一點, 自覺飯後胃脹, 大小便尚正常, 晚間仍頭暈, 脈弦緩有力, 舌淡紅、苔穢膩, 近來氣候陰雨, 濕熱鬱閉, 外濕與內濕相應, 故胸膈不利, 治宜原法加開胸利膈, 清利濕熱之品。

處方:

茯苓三錢 法半夏二錢 橘紅一錢五分 炙甘草七分 枳實一錢 竹茹一錢 白芥子(炒)一錢 遠志一錢 九菖蒲八分 黃連(炒)五分 薤白二錢 厚朴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麥芽二錢 生薑二片 三劑。

1964年4月17日續診:十五號晚間心區疼痛又發作一次, 最近兩天一般情況尚好, 飲食又轉佳, 二便正常, 尚吐少量痰, 胸膺發悶, 脈沉弦, 舌正苔薄黃膩, 仍屬痰濕阻滯, 胸陽不暢, 續宜溫化痰濕。

處方:

茯苓二錢 法半夏二錢 橘紅一錢五分 炙甘草一錢 枳實(炒)一錢 竹茹一錢五分 桂枝(去皮)一錢 白術一錢 郁金二錢 厚朴一錢五分 五劑。 以後病情穩定, 未再服藥, 囑其善自頤養。

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 在中醫辨證方面是多種的, 本例心絞痛, 不僅由一般心氣作痛,

而兼本體濕盛, 濕痰阻滯, 故重點溫脾利濕, 和胃滌痰。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