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合方治癒百合病

百合病見於《金匱要略》:“百合病者, 百脈一宗, 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複不能食, 常默默, 欲臥不能臥, 欲行不能行, 飲食或有美時, 或有不用聞食嗅時, 如寒無寒, 如熱無熱, 口苦, 小便赤, 諸藥不能治, 得藥則劇吐利, 如有神靈者, 身行如和, 其脈微微。 ”由此可見, 百合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有兩方面:其一是陰虛內熱引起的心神不安證候;其二是脾胃內傷所引起的飲食失調證候。 發病的基本原因多為熱性病之後, 陰液耗損, 或餘熱未盡;或情志不遂, 日久鬱結, 化火消灼陰液。 陰虛內熱是其基本病機。

對百合病的治療, 《金匱要略》指出:“百合病見於陰者,

以陽法治之, 見於陽者, 以陰法治之。 見陽攻陰, 復發其汗, 此為逆;見陰攻陽, 乃複下之, 此亦為逆。 ”立方以百合地黃湯、百合知母湯等, “皆取陰柔之品, 以化陽剛, 為泄熱救陰之法也”。 臨床所見, 熱病之後百合病較少見;情志不遂, 化火傷陰所致百合病較多見。 筆者臨床所見神經官能症、焦慮症、抑鬱症等, 但凡有百合病所述症狀者, 恒用百合地黃湯、百合知母湯、酸棗仁湯、甘麥大棗東加減, 療效滿意。

患者, 張某, 女, 66歲。 於2009年5月就診。 自述兩年多來心緒煩亂, 納食不香, 心悸汗出, 膽怯易驚, 失眠多夢, 腹脹納差, 大便時幹時稀。 曾按焦慮抑鬱綜合征給予抗焦慮、抗抑鬱藥及中藥、針灸等治療, 效果不好。 刻下症見:神清,

憂鬱, 時而寡言少語, 時而滔滔不絕, 面色萎黃, 形體較胖, 脘腹脹滿, 納呆, 便溏。 舌質灰暗, 少津, 苔薄白, 脈沉細。 證屬陰虛內熱, 津虧氣耗。 治以養陰清熱, 生津益氣。 處方:百合15克, 生地12克, 知母30克, 炒棗仁60克, 川芎30克, 茯苓30克, 生甘草15克, 生龍骨30克, 生牡蠣30克, 砂仁15克, 半夏30克, 浮小麥30克, 大棗12枚(掰)。 5劑, 每劑以水1600毫升, 煎至600毫升, 每次200毫升, 日3次。 並囑逐步減少抗焦慮、抗抑鬱藥物用量。

5劑服完, 膽怯易驚好轉, 失眠略有改善。 但大便較稀, 並有腹痛。 上方加炒扁豆30克、沉香15克(後下), 再服5劑, 腹痛消失, 膽怯明顯好轉, 每晚可睡5個小時, 期間醒兩次, 但能很快入睡。 囑停服抗焦慮、抗抑鬱藥。 效不更方, 宗上方加減60餘劑, 症狀消失。 患者懼怕病情反復, 堅持服至100劑, 宛如常人。

隨訪半年, 病未復發。

正所謂“合方治疑難”, 本案患者性情剛烈, 所願不遂, 郁火傷陰。 肝血虛則膽氣怯, 膽氣怯突出表現為遇事驚怕, 甚則不敢獨居一室。 “肝藏魂”, 肝血不足, 魂不守舍, 故不能寐, 或寐而不安;肝氣橫逆, 傷脾害胃, 故出現納呆腹瀉。 以百合地黃湯、百合知母湯養陰兼清氣分、血分之熱;以酸棗仁湯補肝血、斂肝氣;以甘麥大棗湯補益心脾, 安神寧心。 四方組合, 共奏養陰、清熱、補肝、健脾、寧心之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