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年人假日出遊謹防猝死

猝死是這樣發生的
在出事之前一個月, 劉先生攜家人赴九寨溝旅遊。 在旅途中, 劉先生因為不適而發生過眩暈。 回家後, 又因飲食控制不好, 導致痛風復發, 在醫師建議下住院療養。
出事那天, 劉先生與太太一起登山。 走在前面的劉先生突發暈厥倒地, 當時他們夫婦既未帶急救藥, 也沒帶手機。 太太只好獨自跑下山求救。 不巧的是, 第一輛救護車上只有兩個人, 無法將病人抬下山, 只好呼叫第二輛。 等送到醫院時, 已經耗費了近1個小時。 經過5個小時的搶救, 于當晚9時宣告不治。 醫院診斷劉先生為“心肺衰竭猝死”,

這是因為到達醫院時, 他已經沒有了呼吸和心跳。
爬山猝死屬於運動性猝死的一種, 運動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 就是說, 猝死不是由於運動這個單一因素導致的, 而是由運動和潛在的心臟病共同造成的突然死亡。 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見原因, 所占比例高達73% ̄95%。 看來, 診斷劉先生為心源性猝死是合理的。
劉先生留下的教訓
沒重視第一次預兆性發作。 即使是無症狀的冠心病, 在突然發作前也不是完全沒有先兆的。 只要稍加注意, 就可能感覺到輕微的胸悶、氣急、頭暈、心悸等, 這很可能就是發作的警鐘。 其實, 在九寨溝旅遊途中, 劉先生發生的眩暈症狀, 就是一次明顯的預兆。 如果他能重視那次示警信號,
回家後作全面檢查, 包括心臟彩超、動態心電圖、心臟CT等無創性檢查, 或許就能發現心臟結構或功能方面的異常, 可在醫生指導下採取防範措施, 避免意外。
對自己的健康缺少自知之明。 先不說劉先生的心臟病, 單說痛風, 他也對此缺乏足夠認識。 明明過去有尿酸過高的老毛病, 平時就應該控制進食高嘌呤食物, 如動物內臟、魚類、貝類等海鮮及禽類等……劉先生可能平時吃得太好, 從而導致舊病復發。 要知道, 高嘌呤食物往往也是高膽固醇食物, 可促使冠心病加重。
沒有為登山運動作好準備。 登山是有益的健身活動, 但它畢竟是一項生理負荷較重的運動。 中老年人進行登山運動前一定要檢查身體, 請醫生進行健康評估和指導。
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是不適宜登山的。 登山前要做些準備活動, 控制上山的速度, 運動中要注意測量脈搏次數, 50~59歲的人每分鐘脈搏次數不宜超過110次。 中老年人登山最好結伴而行;帶上必要的急救藥物及手機(要帶上備用電池), 以便與外界保持聯繫。 而劉先生正好缺了這些, 以致未能得到及時救助。
同伴缺急救常識, 痛失搶救黃金時間。 當身旁有人昏倒, 第一時間應檢查病人的脈搏是否繼續跳動, 或耳貼胸壁聽心跳。 如仍有心跳、呼吸, 萬不可將其扶起, 以防體位性低血壓。 若心跳消失, 可捶擊胸部2~3次, 或行心臟按壓, 有可能恢復心跳;或同時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並維持呼吸道暢通。 通常, 心臟驟停在得到有效救治時,
有可能恢復心跳和呼吸。 病人暈倒後的3~5分鐘是起死回生的寶貴時間, 但若有器質性心臟病、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等情況, 心臟復蘇後難以維持, 須急送醫院搶救, 拖延時間容易造成猝死。 而劉先生送院前白白浪費了1小時, 結果可想而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