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慢性胃炎:疏肝健脾和胃

慢性胃炎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 近年來隨著胃鏡診斷的普及和病理組織學研究的進展, 慢性胃炎的確診病例逐漸增多, 據統計, 慢性胃炎約占門診胃鏡檢查病人的80%-90%。 由於淺表性胃炎可逐漸發展為萎縮性胃炎, 甚至發生癌變, 嚴重威脅患者健康, 近年來引起中西醫的高度重視。

病因病機

慢性胃炎屬於中醫“胃痛”、“嘈雜”、“吐酸”等範疇, 尤以胃痛為主症。 本病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寒邪, 飲食所傷, 情志不遂, 脾胃虛弱等。 《素問·舉痛論篇》所說:“寒氣客於腸胃之間, 膜原之下, 血不得散, 小絡急引, 故痛。 ”胃主受納, 腐熟水穀,

其氣以和降為順, 肝為剛髒, 性喜條達, 主疏泄, 憂思惱怒, 情志不遂, 肝失疏泄, 肝鬱氣滯, 橫逆犯胃, 以致胃氣失和, 胃氣阻滯, 即可發為胃痛。 所以清代沈金鼇在《雜病源流犀燭·胃病源流》謂:“胃痛, 邪幹胃脘病也, 唯肝氣相乘為尤甚, 以木性暴, 且正克也。 ”肝鬱日久, 又可化火生熱, 邪熱犯胃, 導致肝胃鬱熱而痛。 若肝失疏泄, 氣機不暢, 血行瘀滯, 又可形成瘀血胃痛。 肝與膽相表裡, 皆屬木, 肝氣不舒, 可導致膽失疏泄, 通降失常, 逆行犯胃, 肝膽胃氣機阻滯, 也可發生胃痛。 《靈樞·四時氣篇》曰:“邪在膽, 逆在胃”。 此外, 中焦虛寒, 胃失溫養而痛。 胃陰不足, 胃失濡養, 亦致胃痛。

胃痛雖可由飲食不節、憂思惱怒、寒邪客胃、脾胃虛弱等多種原因導致, 而以肝氣犯胃尤為多見,

正如葉天士所言:“厥陰順乘陽明, 胃土久傷, 肝木愈橫”。 本病病位在胃, 與肝脾等臟腑功能失調關係最為密切, 疾病早期多由外邪、飲食、情志所傷等因素引發, 多為邪實;病久常兼脾胃虛弱, 虛實夾雜之證居多。 肝氣鬱滯, 脾失健運, 胃失和降為其主要病機。

辨治方藥

仲景指出:“見肝之病, 知肝傳脾, 當先實脾”, 雖證屬肝氣犯胃, 但應疏肝、健脾、和胃並調, 故以疏肝理氣, 健脾和胃為其主要治法。 自擬“柴附飲”。

方藥組成:柴胡10克, 香附10克, 川楝子10克, 炒白術15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15克, 厚樸10克, 陳皮10克, 枳殼10克, 姜半夏10克。

方解:柴胡疏肝利膽, 理氣解鬱, 以祛發病之源, 故為君藥;香附、川楝子理氣止痛, 並增強柴胡疏肝解鬱之力, 故為臣藥;炒白術、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氣,

與疏肝理氣之劑相伍, 以達扶土抑木之效, 故為佐藥;厚樸、陳皮、枳殼理氣和胃;姜半夏降逆止嘔, 四藥共為使藥, 諸藥相伍, 共奏疏肝理氣, 健脾和胃之功效。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 柴胡具有顯著的抗炎、止痛作用;香附、川楝子可抑制胃腸痙攣, 並促進膽汁排泄, 具有保肝利膽的作用;白術、茯苓可增強機體免疫力, 調節胃腸道植物神經, 促進胃腸平滑肌運動;甘草可促進胃黏液分泌, 提高胃黏膜氨基己糖含量, 增強胃黏膜——黏液屏障;陳皮、枳殼可促進胃排空, 調節胃腸運動;半夏可降低胃液總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 保護胃黏膜。

加減運用:古有“通則不痛”的治痛大法, 主張採用散寒、消食、理氣、泄熱、化瘀、除濕以及養陰和胃、健脾溫陽等治法,

楊牧祥認為, 胃痛以肝胃不和多見, 證有寒熱虛實瘀滯錯雜之不同, 治療本病必須緊緊把握“六腑以通為用”、“胃以和降為順”的生理特點, 法以調理氣機, 使氣機通降為要, 兼以清火、養陰、化瘀、散寒、益氣等治之, 隨症加減。 若肝氣鬱滯, 伴見脘脅脹痛, 善太息者, 酌加佛手10克, 香櫞10克, 郁金10克, 薑黃10克, 疏肝理氣;若鬱熱較重, 伴見口幹口苦, 舌紅苔黃者, 酌加川黃連10克, 梔子10克, 清熱瀉火;若胃腸積熱, 腑氣不通, 伴見口臭便秘者, 酌加火麻仁10克, 郁李仁10克, 潤腸通便;若瘀血阻滯, 伴見胃脘刺痛, 夜間尤重者, 酌加元胡10克, 檀香6克, 活血止痛;若胃氣虛弱, 食滯胃脘, 伴見噯腐飽脹, 食欲不振者, 酌加焦三仙各15克, 雞內金10克,
健胃消食;若肝火犯胃, 胃氣不和, 伴見泛酸燒心者, 酌加黃連10克, 吳茱萸6克, 雞內金10克, 烏賊骨15克;若胃失和降, 胃氣上逆, 伴見噯氣呃逆者, 酌加丁香6克, 柿蒂10克, 生枇杷葉15克, 旋覆花10克(包煎);若濕鬱阻滯, 脾胃失運, 伴見胸脘痞悶, 納呆食少, 舌苔厚膩者, 酌加荷梗10克, 佩蘭梗10克, 藿香梗10克;脾胃虛弱, 伴見形體消瘦, 大便溏薄者, 酌加炒扁豆10克, 炒山藥15克, 炒薏苡仁15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