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陰火病機的再認識

氣虛是陰火產生的原始病機

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和源泉, 它既是臟腑功能活動的反映, 也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產物。 氣足則身康體健, 氣衰則諸病由生。 而氣的生成有賴於全身各臟腑組織的綜合作用, 脾胃尤為重要。 脾胃為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在氣的生成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不僅能夠化生水穀精氣, 提供物質基礎, 參與宗氣的生成, 而且還滋養先天之精氣。 正如李氏在《脾胃論》中所說:“真氣又名元氣, 乃先天之精氣也, 非胃氣不能滋之。 ”如若脾胃受傷, 氣的生成乏源, 或者勞役動作, 耗傷元氣,

便會致全身之氣的虛衰, 全身之氣失調, 必然會導致疾病的產生。 即“脾胃之氣既傷, 而元氣又不能充, 而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氣虛, 元氣不足, 而心火獨盛, 心火者, 陰火也”;“脾胃氣虛, 則下流于腎, 陰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論·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勞役動作, 腎間陰火沸騰”《內外傷辨惑論·辨勞役受病表虛不做表實治之》。

命門之火實為陰火的直接來源

命門之火又稱元(原)陽之氣, 根於腎中, 先身而生, 為人體最根本的氣, 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在氣機的推動和其自身主動特性的作用下, 源源不斷地循三焦而布散於全身各處。 對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起溫煦、推動和激發的作用, 尤天之有日, 而萬物方萌。 正常情況下, 命門之火是動而不亂,

溫而不熱, 潛而不越, 循其常道而布散的, 但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導致氣機失調或其主動特性減弱時, 命門之火便會因失其常布之態, 或布散失能, 或鬱阻失布, 以致漸成“陰火”, “沸騰上沖”或成“元氣之賊”而為亂人身。 其主要生成機理如下。

脾胃受傷, 氣機流轉減弱, 命火蓄而成熱, 漸成“陰火”

人身之氣, 無時無刻不在運行, 只有氣機的升降有序, 流轉不已, 則生機不息, 若有鬱滯則百病由生, 一但停止則生命息止。 而氣機的流轉有賴於全身各臟腑的相互協調推動, 其中脾胃尤為重要。 一方面脾胃居於中焦, 為氣機升降之樞紐;另外脾胃為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全身各臟腑的生理功能都有賴其化生的氣血精微的資助。

若飲食不節, 脾胃受傷, 升降之樞失調, 氣的生成乏源, 則會影響到肺的宣肅與肝的疏泄。 肝、肺、脾、胃等臟腑主調氣的功能減弱, 則必然會使氣機的流轉之能下降, 從而命門之火因失其布散於全身的動力蓄而成熱, 漸成陰火, 甚或成為“元氣之賊”, 上擾心脾而為患。 即李氏所說:“既脾胃氣衰, 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 心火者, 陰火也。 起于下焦, 其系系於心, 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相火, 下焦包絡之火, 元氣之賊也。 火與元氣不兩立, 一勝則一負。 ”(《內外傷辨惑論·飲食勞倦論》)

脾胃受傷, 水穀之濕阻塞三焦, 命火郁而成熱, 漸成“陰火”

命門之火根於腎中, 通過三焦別入十二經脈而達於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 如《難經》所言:“三焦者, 原氣之別使也,

主通行三氣, 經歷五臟六腑。 ”“所以腑有六者, 胃之三焦, 有原氣之別使, 主持諸氣。 ”若飲食不節, 勞役過度, 損傷脾胃, 致脾胃氣虛, 運化之能下降, 水穀不能化精氣, 不得上輸於肺而下流, 塞于下焦, 致命門之火失其布散之通道, 故而鬱積成熱, 甚或“沸騰上沖”。 即李氏所謂的“……脾胃不足, 榮氣下流而乘肝腎”;“脾胃氣虛, 則下流于腎, 陰火得以乘其土位。 ”(《脾胃論·飲食所傷始為熱中論》)。

資助乏源, 或勞役損耗, 命火自身主動特性下降, 致成“陰火”

脾胃乃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在氣的生成過程中, 不僅化生水穀精氣提供物質基礎, 參與宗氣的生成, 而且又能資養先天之精氣。 正如李氏說:“真氣又名元氣, 乃先身生之精氣, 非胃氣不能滋之。 ”《脾胃論·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論》若脾胃受傷,

先天精氣的資助乏源, 則原陽之氣的主動之能必然會因之而減弱, 以致其布散緩慢, 蓄而成熱。 或因勞役過度, 耗傷元氣, 致其主動之能減弱, 蓄郁成熱, 漸成“陰火”。 即“脾胃既傷, 而元氣又不能充, 而諸病之所由生。 ”《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勞役動作, 腎間陰火沸騰”。 《內外傷辨惑論·辨勞役受病表虛不做表實治之》

總之, 命門之火雖然是人體的生命之火(少火), 但如果在體內蓄積過多或鬱阻失布時, 就會因量變而發生質變, 由生理之火轉變為有害之火, 即李氏曰“既脾胃氣衰, 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 心火者, 陰火也。 起于下焦, 其系系於心, 心不主令, 相火代之, 相火, 下焦包絡之火, 元氣之賊也, 火與元氣不兩立, 一勝則一負”《內外傷辨惑論·飲食勞倦論》。

陰火病證的治療特點

甘溫益氣,升陽瀉火是李氏對陰火病證治療的主要特點,其涵義有以下兩點。

一是以甘溫益氣之劑補氣升陽,助氣流轉,以達到陰火降藏的目的。氣虛是產生陰火的原始病機,通過補氣升陽,則可以助升三焦通運的生理功能。三焦氣旺,則命門之火得其運行和借其通道布散於全身內外,從而使陰火降藏。李氏補中益氣湯便是這一法則具體運用的範例。

二是在甘溫益氣之劑中佐以苦寒與風燥之藥,以利三焦瀉陰火暢其去路,其代表方劑是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方中以參芪草益氣以助氣之化源,蒼朮、羌活燥濕以暢三焦之通路,柴胡、升麻助推氣機之流轉,芩、連,石膏以瀉其蓄郁過盛之陰火。各藥相合,共奏補、清、燥、疏之法於一體,從而使其道通運健,氣機流暢,陰火自平。

總之,陰火實由命門之火在體內蓄郁而成。以脾胃受傷,全身之氣生成乏源,三焦通調失健為發病之本;以陰火上沖,擾及中上二焦為發病之標。治療當以健脾胃,助流轉為本,利三焦,瀉陰火為標。

一勝則一負”《內外傷辨惑論·飲食勞倦論》。

陰火病證的治療特點

甘溫益氣,升陽瀉火是李氏對陰火病證治療的主要特點,其涵義有以下兩點。

一是以甘溫益氣之劑補氣升陽,助氣流轉,以達到陰火降藏的目的。氣虛是產生陰火的原始病機,通過補氣升陽,則可以助升三焦通運的生理功能。三焦氣旺,則命門之火得其運行和借其通道布散於全身內外,從而使陰火降藏。李氏補中益氣湯便是這一法則具體運用的範例。

二是在甘溫益氣之劑中佐以苦寒與風燥之藥,以利三焦瀉陰火暢其去路,其代表方劑是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方中以參芪草益氣以助氣之化源,蒼朮、羌活燥濕以暢三焦之通路,柴胡、升麻助推氣機之流轉,芩、連,石膏以瀉其蓄郁過盛之陰火。各藥相合,共奏補、清、燥、疏之法於一體,從而使其道通運健,氣機流暢,陰火自平。

總之,陰火實由命門之火在體內蓄郁而成。以脾胃受傷,全身之氣生成乏源,三焦通調失健為發病之本;以陰火上沖,擾及中上二焦為發病之標。治療當以健脾胃,助流轉為本,利三焦,瀉陰火為標。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