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黃芪生長期不同栽培要領

黃芪適應性強, 多生長在海拔800米~1300米之間的山區或半山區的向陽草地或林緣樹叢間。 具有喜冷涼、耐乾旱向陽, 怕澇的習性;根系深紮吸收貯藏功能強, 生長週期可達5年~10年, 對土壤要求不嚴格, 適宜寒冷乾燥氣候, 以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地種植最佳。 黃芪從種子播種到新種子成熟要經過5個月生育時期, 需2年以上時間。 即:幼苗生長期、枯萎越冬期、返青期、孕蕾開花期、結果種熟期。

1、幼苗生長期:從子葉出土到花芽形成前稱為幼苗生長期。 黃芪種子吸水膨脹後, 一般在地溫達到5℃即可發芽, 溫度25℃時發芽最快,

僅需3天~4天。 土壤水分含量在18%~24%時最利於出苗, 春播在地溫達5℃~8℃播種, 12天~15天可出苗。 夏播在地溫達20℃~25℃時播種, 播後5天~6天即可出苗。 當幼苗出土後, 出現5片小葉前, 根系尚未發育完全, 吸收能力差, 入土較淺, 此時最怕乾旱、高溫、強光和熱風。 當小苗出現5片小葉後, 根部吸收根顯著增多, 根系的水分、養分供應能力較強, 葉片面積擴大, 光和作用增強, 幼苗生長速度加快。 通常當年播種黃芪不開花結果, 均為幼苗生長期。

2、枯萎越冬期:地上部分枯萎到第二年植物返青前稱為枯萎越冬期, 一般在9月下旬葉片開始變黃, 地上部枯萎, 地下部越冬芽形成, 此期需經歷180天~190天。

3、返青期:指越冬芽萌發並長出土面的時期, 春天當地溫達5℃~10℃時, 開始返青, 首先長出叢生芽,

然後分化莖、枝、葉而形成新的植株, 返青初期的生長速度比較慢, 受溫度和水分影響很大。

4、孕蕾開花期:指從葉腋花芽形成到果實出現之前的時期, 2年生長以上的植株一般在6月出現花芽, 逐漸膨大, 花梗抽花, 花蕾逐漸形成, 7月初花蕾開放, 花期為20天~25天。

5、結果種熟期:指開花後授粉開始到果實成熟的時期, 一般在8月中旬~9月中旬。 此期若遇到高溫乾旱, 使該期提前, 且種皮長呈不透性, 硬實率增加, 使種子皮質降低。

黃芪種子的硬實性, 是由於種皮內含物質在不良條件下迅速脫水和中肌結構緊密所致, 一般硬實率達40%~80%。 在生產上, 播種的出苗率與種子的硬實性有直接的關係, 由此, 在播種前必須進行種子處理, 打破種皮的不透性,

提高播種出苗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