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寒涼藥得汗的機理

“熱釜之內澆水, 立即有霧蒸騰, 汗可自出……溫病……10餘日, 高熱一直不退。 一日清晨……突然煩躁焦急, 胸悶氣喘, 脈數急……(張錫純)診過曰:將戰汗, 命急購犀角面、生石膏面來, 以梨片蘸食, 食後約10分鐘, 頭上蒸蒸汗出, 繼而頸項、胸亦見汗。 汗過胸, 略見安適。 周身汗徹, 則脈轉數急為沉緩, 神情躁急亦安頓。 高熱去, 身感疲乏, 稍飲些稀飯, 即安然睡眠矣。 一次戰汗, 病即告愈。 ”

對於用寒涼藥得汗的機理, 張錫純是這樣解釋的:“犀角、石膏為寒涼之品, 使邪從內清, 邪去則正勝, 正勝汗出而餘邪可從汗解。 ”看來並非寒涼藥可以致汗,

是寒涼藥可以清邪, 邪勢減而“正勝汗出”。 從表面上看是寒涼藥得汗, 實際為機體欲作汗解邪, 而邪致氣血不暢, 汗路不通。 用寒涼藥清邪, 汗路得通, 於是汗解。

對於寒涼藥能開鬱得汗, 劉河間早有所論:“一切怫熱鬱結者, 不必止以辛甘熱藥能開發也, 如石膏、滑石、甘草、蔥豉之類寒藥, 皆能開發鬱結。 以其本熱, 故得寒則散也。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