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黨參紫紋羽病發生症狀及防治

黨參是鄂西北高山地區種植的主要中藥材之一, 紫紋羽病(俗稱“鏽腐病”)是當地發生面積最大、危害最為嚴重的黨參病害。 該病危害黨參根部, 輕者導致黨參根條瘦小、呈鏽褐色:重者導致整個根條幹腐或濕腐壞死, 嚴重影響黨參的品質與產量。 據調查, 凡有紫紋羽病發生的地塊。 黨參輕者減產10%~20%、減收20%~30%, 重者減產、減收幅度達50%以上。

一、主要症狀。

紫紋羽病在黨參整個生長季節均可發生。 初發病時, 在黨參根部表皮可見有紫紅色(或紅褐色)絲網狀菌索纏繞, 伴有絨布狀菌絲膜。 隨著病情發展, 菌索和菌絲逐步蔓延,

包裹部分甚至整個根系, 並由表皮向根內擴展。 黨參根部被破壞後, 一般在6月中旬地上部分開始出現發病症狀, 先是植株生長逐步停滯, 隨後地上部分葉片自下而上開始枯萎、死亡。 8月份為發病高峰期, 病情可一直延續到10月份。 發病嚴重的地塊, 黨參地上部分常呈片狀枯死, 發病中心十分明顯, 病株很容易拔起。 秋季起挖黨參時, 可見受害黨參根條表面部分或全部纏滿絨布狀“紅鏽”, 品質明顯下降。 受害嚴重者, 肉質部分幾乎破壞殆盡, 整個根條呈幹腐或濕腐狀, 完全失去利用價值。

二、發病規律。

該病菌以菌絲體、根狀菌索或菌核隨病根在土壤中越冬, 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 病害主要通過土壤、種苗、未腐熟肥料傳播,

以重茬地發病最為嚴重, 種過農作物的熟地發病次之, 新開墾的生荒地發病最輕。 此外, 降雨量大、濕度高年份發病較重, 反之則發病較輕;黏重板結地發病較重。 反之則發病較輕:重茬地或熟地培育的種苗栽後發病較重, 生荒地培育的種苗栽後發病較輕。

三、防治措施。

1、堅持輪作。 這是防止黨參紫紋羽病發生最為經濟有效的措施。 若有條件, 最好選新開墾的生荒地種植黨參。 其次, 可選多年種植禾本科作物、未種植過黨參的熟地。 由於高山適宜種植黨參的地塊有限, 必須在種植過黨參的耕地再種植黨參時, 前茬與後茬間隔年限應在3~4年以上。

2、選用無病田種子、種苗留種。 最好在生荒地種植的兩年生、健壯無病黨參植株上採種,

並選新開墾的生荒地或者多年種植禾本科作物的熟地育苗。 育苗地一般只施化肥, 不施農家肥, 防止將紫紋羽病病菌帶入苗圃地中。

3、搞好種子、種苗消毒。 在黨參種子、種苗播種或移栽前, 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或其它殺菌劑做浸種、噴根等消毒處理, 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紫紋羽病為害。

4、冬前深耕炕垡, 栽前土壤處理。 冬前將次年預備種植黨參的地塊深耕炕垡, 通過冬季凍融交替消滅部分病菌。 黨參移栽前再結合整地施肥, 每畝撒施100千克生石灰, 改變土壤的理化性狀, 或者用五氯硝基苯拌細土撒施, 對土壤進行消毒, 均可減輕紫紋羽病發生與蔓延。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