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桃仁粥
本方配方和服法:桃仁、生地各10克, 桃仁浸泡後, 去皮棄尖, 二藥洗淨後加入適量冷水, 武火煮沸, 改文火慢煎。 30分鐘後, 除去藥渣, 將100克粳米洗淨加入藥汁中煮粥。 粥熟加入桂心粉(藥店有售)2克, 紅糖50克。 粥的稀調可根據個人嗜好掌握。 每次食1小碗,
本方功效, 中醫認為:“痛則不通, 通則不痛”。 桃仁可活血化瘀, 潤腸通便;生地能滋陰清熱、養血活血;桂心、紅糖能溫通血脈而止痛;粳米味甘性平, 能益脾和胃, 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鐵和維生素B1等;紅糖不僅能供給熱量, 又富含鐵質。 蛋白和鐵質是造血的主要原料。 綜觀全方具有祛瘀通經、活血止痛、滋養脾胃之功效。
適應症和禁忌症:本粥適用於消化性潰瘍出血停止後或無發生出者, 中醫辨證為瘀血內停型, 表現為胃脘痛如針刺, 痛處固定不移, 舌質紫暗或有瘀斑。 若潰瘍活動出血時, 則禁食本粥。
二、鮮蘆根粥
配方和服法:新鮮蘆根100克、青皮5克、粳米100克、生薑2片。 將鮮蘆根洗淨後,
本方功效:蘆根清熱養陰, 青皮行氣止疼, 生薑和胃止嘔, 粳米養胃益脾。 以上諸藥配伍得當, 共達泄熱和胃, 養陰止痛之功效。
適應症和禁忌症:該粥適應於消化性潰瘍病中醫辨證為肝胃積熱者, 表現為胃脘灼熱疼痛、煩躁易怒、泛酸嘈雜、口苦口幹。 若胃脘痛畏寒喜, 大便溏泄, 則不宜服此粥。
三、益脾餅
配方和服法:紅棗500克, 煮熟去皮核。 取棗肉250克, 雞內金60克、生白術120克、乾薑粉60克;將雞內金、白術洗淨,
功效:大棗味甘, 能溫補脾、益氣養血。 現代醫學證明:大棗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C, 蛋白質是潰瘍創面修復所不可缺少的材料;維生素C能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雞內金甘澀性平, 能健胃消食。 白術補脾益氣, 燥濕利水。 綜觀全方, 具有補脾溫中、健胃消食的功用。
適應症或禁忌:僅適用於消化性潰瘍病尚無出血, 中醫辨證為脾虛寒型者, 表現為:胃痛綿綿, 喜溫喜按, 納食減少, 神疲乏力, 大便溏薄, 四肢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