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海綿狀血管瘤系血管先天性發育異常, 表現為血管組織延伸、擴張, 形成海綿竇狀腔隙。 四肢肌肉海綿狀血管瘤在臨床上不多見, 國外文獻報導四肢肌肉血管瘤僅占血管瘤的0.18 %。 本病多見於青少年, 且性別差異不大。
肌肉海綿狀血管瘤的臨床表現:
1 .局部腫塊
可以見到肢體局部包塊或患肢腫脹。 包塊質地柔軟,邊界不清,擠壓和抬高患肢可以縮小。 有部分病例包塊不明顯,仔細檢查才能發現肢體腫脹,周徑增粗。
2.疼痛
可具有局部疼痛不適。 疼痛的程度不一,活動後加重,疼痛嚴重時可影響到肢體功能,特別是在近關節部位。
3.肢體功能障礙
肢體肌肉海綿狀血管瘤引起肢體功能障礙也較常見。
其原因可能為:
(1) 當肢體活動肌肉收縮時可以使瘤體受到壓迫或阻礙其血流而發生劇痛,為緩解疼痛而採取特殊體位和步態;
(2) 血管瘤侵及多塊肌肉而影響肌肉收縮活動;
(3) 血管瘤侵及關節引起關節活動障礙,有一例肘部血管瘤,手術中見病變侵及肘前部關節囊及關節滑膜,關節間隙也部分被腫瘤組織填充;
(4)血管瘤廣泛鈣化而使肌肉攣縮、關節畸形位強直。
4.X線檢查
在X線片上可見軟組織塊影或網狀密度增高影,約半數可見靜脈石影。 靜脈石系海綿腔內凝塊發生靜脈炎並鈣化所致,是診斷海綿狀血管瘤的特徵。 少數病例X 光線片上可見骨質破壞、局限性骨膜增生、肌肉廣泛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