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憂鬱症的治療, 有藥物治療, 有心理治療, 而心理治療是最重要的。 心理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自我及時強化法"。 這種心理治療方法是在吸取東西方的心理諮詢的理論和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
自我及時強化法的理論基礎是
有些人之所以患了憂鬱症, 主要是他們本人對自己的消極情緒和行為不斷強化的結果,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 不斷地及時地強化自己的積極 情緒和行為, 憂鬱的成分就會越來越少, 最後消失。
自我及時強化法"的具體實施如下
第一、堅持正常活動
有的患者本來可以正常上班、可以正常做家務,
第二、定計劃留有餘地
每天晚上睡覺以前, 考慮明天干什麼。 計畫不能定的太高, 也不要太低, 充分留有餘地。 這樣每天都可以順利完成計畫。 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跳一跳就可以摘下果實來"。
第三、及時肯定自己
每天晚上睡覺以前, 要充分肯定自己這即將過去的一天的成績和進步, 不講消極的東西。 能寫日記最好, 把好的體驗、進步、成績記到日記上。 天天都這樣記日記, 覺得生活會越來越有意思。
第四、不向親友談消極的東西
親友也不聽患者的消極的言談。 這並不是不同情患者, 主要的是親友聽患者談消極的東西, 會強化他們好談消極的東西。 接著, 再問一問自己, 這裡有沒有必然的聯繫?
譬如年紀大對學外語好像有影響, 可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 成人的言語能力通常在80歲時只表明稍有衰退, 在90歲時衰退也僅是中等的。 眾所周知, 徐特立52歲學俄文, 馬寅初、恩格斯70多歲還學外語。
最後, 明確一點, 我沒有做到的原因不是我沒能力, 而是我“認為”自己不能, 是這種定勢的觀念影響了我。 嘗試吧!你能行!
有些事人們之所以不去做, 只是我們認為不可能, 而許多的不可能, 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 打破心理定勢, 有時只需要做一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