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去廁所將前一天的糞便排出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那麼如果一個人半年都沒有排便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情呢, 今天要為大家講的就是關於便秘的危害的相關內容, 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將近半年, 東西吃進肚子裡卻排泄不出來, 最後肚子脹得像皮球, 堅如石頭、青筋暴露。 前日下午1時, 病人馬春祥(化名)被推進醫院手術室, 醫生將他的肚子打開後, 發現從胃到小腸、大腸, 甚至肛門都積滿了糞便, 這些垃圾將腸壁撐得吹彈可破。 醫生從病人的肚子裡掏出了5大盆糞便, 切除了近1米的結腸。
半年沒排便後竟排出這物臭暈醫生
半年時間老漢吃得進拉不出
昨日下午, 記者在醫院外科40床見到了52歲的馬春祥。 為避免體內糞便殘留, 馬某的身上插滿了各種引流管子, 但他愉快地告訴記者:“比起以前受的罪, 現在好多了!”
據馬某講, 從去年9月份開始, 他吃進去的東西就很難排出來, 有時幾天才大便一次。 後來他覺得肚子脹、胃不舒服。 在醫院看過之後, 醫生給他開了很多消食的藥品, 但病情並未好轉, 人一天天消瘦, 肚子卻一天天大起來。
20多天前, 馬某的肚子脹得更大了, 吃進去的東西一點都拉不出來。 為此他吃不好睡不著, 而且還時常伴隨著劇烈的疼痛、嘔吐,
前日上午10時許, 再也無法忍受病痛折磨的馬某被家人從新津縣太平鄉送入醫院。
吹彈可破8米腸子裝滿垃圾
病人危在旦夕, 必須馬上手術。 當天下午1時, 馬春祥被推進了手術室, 由具有幾十年外科經驗的專家主任主刀。
儘管經歷過的手術無數, 但當主任打開馬某脹鼓鼓的肚子時, 隨著一陣惡臭撲來, 主任還是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病人的腸子已經變得青黑一片, 整個腸子像充足了氣的氣球一樣鼓鼓囊囊, 本來直徑不足3釐米的小腸膨脹到了12釐米, 大腸則由正常的不足5釐米變成了18釐米!腸壁也變得相當薄,
11小時5大盆糞便熏昏醫生
忍著熏天的臭氣, 在7名醫護人員的協助下, 主任小心地清理著腸內的糞便, 隨著糞便被一點一點地清理出來, 馬某的肚子也逐漸地癟了下去。 大約9個小時後, 至少5大盆漿糊狀的糞便被清除體外。 清理了腸道內積留的糞便, 醫生進一步檢查發現, 病人的胃也被糞便裝得滿滿的!
參與手術的一名年輕醫生告訴記者:“到底往外端了好多盆記不住了, 只是記得手術室的盆子都不夠用了, 那股臭味, 快要把我們臭昏了。 ”幾名參觀手術的實習生, 由於實在無法忍受惡臭, 紛紛掩鼻而逃。
經過11個小時的緊張手術, 困擾病人幾個月的痛苦終於得以解決。
癌症作祟病人病情不容樂觀
清除完糞便後, 導致這一切的原因也終於找到了:乙狀結腸和橫結腸癌變, 癌變的組織堵塞了腸腔, 致使大便無法正常排泄。
為了防止糞便殘留體內, 醫生在病人的兩邊腹部打了兩個孔進行引流。 昨日早上, 從馬某的體內又引流出了一大盆糞便。 由於病人結腸癌變, 醫生將兩段已經發生癌變的結腸切除。 在3-6個月內, 馬某的糞便都將直接從打洞的腹腔流出, 而不必經過肛門。 同時, 癌細胞已經侵蝕到了脾臟和腎臟, 病情不容樂觀。
據主任介紹, 這起手術是他從醫幾十年以來, 遇到的最讓他觸目驚心的一例。 儘管由於結腸癌,
昨晚記者得知, 目前馬某病情穩定。
排便不暢的原因
一、腸道內有益菌不足
當人體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後, 腸道內有益菌群遭到破壞, 從而出現消化不良, 引起大便不暢。 因此人體不要長期大量的服用抗生素, 應該適當服用。
二、飲水不足
如果人體長期飲水不足, 會出現腸道內乾燥, 而腸內容物就不易排出。 腸道內的容物長時間堆積, 會損傷腸道神經, 使腸道神經失去知覺, 導致反應遲鈍, 所以就會出現大便不暢的情況。
三、久坐不動
長時間的不運動, 會導致腸道肌肉變得鬆弛, 蠕動功能減弱。同時,久坐傷腎,從而影響人的二便。因為腎主二便,當腎受到損傷時,那麼大便不暢等情況也就會隨之出現。
四、沒有良好的排便習慣
由於工作緊張、忙碌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了便意也不及時排便。如果人體長期這樣下去,直腸感覺神經就變得遲鈍,出現習慣性的大便不暢。
五、過度勞累、精神緊張者
人體過度的勞累、精神緊張會抑制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導致消化不良,引起大便不暢等問題。特別是更年期的女性,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心煩意燥等情況,因此,這類人群應該引起注意。
六、飲食中缺少粗纖維
由於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原因,經常進食不科學、不規律,無暇顧及均衡營養的攝取,粗纖維食物攝入就常常不足,導致體內攝取的纖維不能平衡人體所需要的營養,久而久之就易出現大便不暢等情況。
每天哪個時間排便最好呢?
早晨起床時結腸蠕動功能增強,而早飯後又會產生胃結腸反射,促進結腸蠕動,因此晨起或早餐前後兩小時內是最佳排便時間,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這一點。好的排便習慣可以從哪些方面培養起呢?
第一,大便時別分心
許多人喜歡邊上廁所邊看報、玩手機,殊不知,這樣一心二用會分散注意力,降低對肛門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可能誘發便秘。
第二,有便意別憋著
現代生活節奏快,很多人有來不及上廁所便“憋著”,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一定要儘量減少刻意抑制便意的行為,避免條件反射消失帶來的便秘。
第三,好姿勢助排便
一般來說,蹲便時,肛門周圍肌肉放鬆、腹壓增大,有助於順暢排便。只能坐便時,馬桶高度要以大腿保持半屈狀態為宜,如身高不夠,可在腳下墊個矮凳。對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用力排便可能誘發心肌梗死或腦卒中,最好選擇坐便,排完起身要緩慢。
便秘注意事項
1、飲食中必須有適量的纖維素。(如:五穀類、全麵包等,這些纖維質食物可使堅硬的糞便軟化,易於排出);
2、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與水果,早晚空腹吃蘋果一個,或每餐前吃香蕉1-3個;
3、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比如仰臥屈腿,深蹲起立,騎自行車等都能加強腹部的運動,孕婦應該積極的散步,做些輕度的家務來活動身體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促進排便;
4、晨起空腹飲一杯淡鹽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轉腰,讓水在腸胃振動,加強通便作用。全天都應多飲涼開水以助潤腸通便;
5、主食不要過於精細,要適當吃些粗糧;
6、每晚睡前,按摩腹部,糾正不規律排便時間的壞習慣,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7、保持心情舒暢,生活要有規律。
結語: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現在對於排便不規律的相關內容已經有一定的瞭解,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長時間的不排便對身體傷害非常大,因此大家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蠕動功能減弱。同時,久坐傷腎,從而影響人的二便。因為腎主二便,當腎受到損傷時,那麼大便不暢等情況也就會隨之出現。四、沒有良好的排便習慣
由於工作緊張、忙碌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了便意也不及時排便。如果人體長期這樣下去,直腸感覺神經就變得遲鈍,出現習慣性的大便不暢。
五、過度勞累、精神緊張者
人體過度的勞累、精神緊張會抑制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導致消化不良,引起大便不暢等問題。特別是更年期的女性,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心煩意燥等情況,因此,這類人群應該引起注意。
六、飲食中缺少粗纖維
由於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原因,經常進食不科學、不規律,無暇顧及均衡營養的攝取,粗纖維食物攝入就常常不足,導致體內攝取的纖維不能平衡人體所需要的營養,久而久之就易出現大便不暢等情況。
每天哪個時間排便最好呢?
早晨起床時結腸蠕動功能增強,而早飯後又會產生胃結腸反射,促進結腸蠕動,因此晨起或早餐前後兩小時內是最佳排便時間,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這一點。好的排便習慣可以從哪些方面培養起呢?
第一,大便時別分心
許多人喜歡邊上廁所邊看報、玩手機,殊不知,這樣一心二用會分散注意力,降低對肛門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可能誘發便秘。
第二,有便意別憋著
現代生活節奏快,很多人有來不及上廁所便“憋著”,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一定要儘量減少刻意抑制便意的行為,避免條件反射消失帶來的便秘。
第三,好姿勢助排便
一般來說,蹲便時,肛門周圍肌肉放鬆、腹壓增大,有助於順暢排便。只能坐便時,馬桶高度要以大腿保持半屈狀態為宜,如身高不夠,可在腳下墊個矮凳。對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用力排便可能誘發心肌梗死或腦卒中,最好選擇坐便,排完起身要緩慢。
便秘注意事項
1、飲食中必須有適量的纖維素。(如:五穀類、全麵包等,這些纖維質食物可使堅硬的糞便軟化,易於排出);
2、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與水果,早晚空腹吃蘋果一個,或每餐前吃香蕉1-3個;
3、進行適當的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比如仰臥屈腿,深蹲起立,騎自行車等都能加強腹部的運動,孕婦應該積極的散步,做些輕度的家務來活動身體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促進排便;
4、晨起空腹飲一杯淡鹽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轉腰,讓水在腸胃振動,加強通便作用。全天都應多飲涼開水以助潤腸通便;
5、主食不要過於精細,要適當吃些粗糧;
6、每晚睡前,按摩腹部,糾正不規律排便時間的壞習慣,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7、保持心情舒暢,生活要有規律。
結語:看完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現在對於排便不規律的相關內容已經有一定的瞭解,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長時間的不排便對身體傷害非常大,因此大家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